吊监国夫人诗四绝(此组诗又载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)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江日升|

一盏明灯一帖明,傍缠灯影复相连。

三朝茶饭尽人事,七尺梁间订后缘。

注释

1.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:作收于《台湾外记》。此组诗又载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2. 此组诗又载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鹧鸪天·醉拍春衫惜旧香宋朝·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。天将离恨恼疏狂。年年陌上生秋草,日日楼中到夕阳。云渺渺,水茫茫。征人归路许多长。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。
  • 2.《武夷鸡窠岩宋朝·翁彦约仙人清磬读黄庭,长听金鸡半夜声。一夕都随黄鹤去,满巢明月白云生。
  • 3.《夜次鹦鹉洲清朝·文良策不从大道绕襄阳,已报前头是武昌。江汉夜寒春似梦,楼台人静月如霜。赋成鹦鹉终无命,立向烟波一断肠。拟把孤坟较疑冢,年年草长问谁芳。
  • 4.《题画·其九元朝·释妙声白鹭白于雪,于飞在洲渚。谁言我最閒,正尔心独苦。
  • 5.《武溪水清朝·王士祯南纪标铜柱,淊淊万里征。我穷伏波道,重和武溪行。斜日闻吹笛,谁为辕寄生。因思少游语,回首不胜情。
江日升(?~?),本名林敬夫,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恩科解元,父林兆麟。然而作者在《台湾外记》卷一中却自己父亲名字是「江美鳌」,曾随明将郑彩在长江护卫南明弘光帝,康熙十六年(1677)降清,其后往广东连平州任职。今据《广东通志》卷五十九职官所载,并无「江美鳌」,却有「林兆麟」任职连平州督标中营副将。因而陈大道以为林兆麟在明郑旗下抗清时,改名为「江美鳌」,降清后恢复本名,而作者自幼随父亲姓「江」,纵使日后父亲恢复「林」姓,但他惯用「江日升」名字,以此姓名写作,参加科举。然则据方豪的考證,认为江日升原姓林,字敬夫,林兆麟是他的生父,惠安前型人;而江美鳌是其寄父或后父,同安高浦所人,因姓江,遂改名日升,字东旭。在此二说并列以为参考。  江氏著有《台湾外记》,以明末清初郑氏四代五主的历史发展为核心,起自明天启元年辛酉(1621),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(1683)郑克塽降附清朝,凡六十三间事,依年编次,并于文字叙述中不时利用附注、附记、按语的方式补充说明。江日升在其自序:「闽人说闽事,以应纂修国史者采择焉」、「就其始末,广搜辑成」,说明他想替历史留下记录,作为修史者参考资料的写作动机。书中或由作者耳闻目睹,或多方徵考文献,可说是记载晚明郑氏家族最详细的作品。《台湾外记》的版本甚多,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「台湾文献丛刊」版的《台湾外记》十卷,是方豪根据七种版本合校而来。此处所据为吴晓玲藏求无不获斋原刊影印,为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刻本〖参考周明初〈前言〉(《台湾外记》,上古籍出版)。〗,今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《古小说集成》中第四一六 ~ 四一七册。(余美玲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