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甲申1884事有作

朝代:清朝|作者:吕敦礼|

飞来敌舰势汹汹,一战孙曹沪港封。

潮打鸡笼谁射弩,火明狮岭尽成烽。

西欧将士夷歌乐,北戒舆图浩劫逢。

话到廿年前淡水,刘琨坐镇失雍容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:此收于吕敦礼《厚庵遗草》,又载吴幅员《台湾诗钞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挽刘六咸临宋朝·洪朋碧梧翠竹闻家子,琼树瑶林物外人。千古文章随逝水,一生气义属飘尘。匡生左里人何在,南浦东湖迹已陈。想见九原托体处,白杨荒草不能春。
  • 2.《除夕不寐感事口占清朝·方鹤斋此夜江城爆竹多,老来无复悔蹉跎。送穷妇作呻吟语,守藏翁潜安乐窝。蚕食易消筐里叶,鸡鸣难止枕边戈。鸟声不是催归去,似为苍生唤奈何。
  • 3.《偈颂十首·其三宋朝·释清了意句难分别,风骚格外求。提刀空四顾,驻步失全牛。落眼情尘脱,归根景象幽。万缘俱不到,佛祖莫能酬。
  • 4.《辞陵绝句·其八明朝·李时勉每遇春秋上谒时,倾心只恐到来迟。如今归老辞陵去,回首云山不尽思。
  • 5.《踏莎行·其五·和云间诸公春闺清朝·王士祯燕补新巢,花开旧树。经时不到南园路。水晶帘额又斜阳,风前阵阵飘香絮。已怕春来,又愁春去。锦屏绣幞留春住。为谁僝僽为谁怜,红颜半是青春误。
吕敦礼(1871~1908),字鲤庭,号厚庵,清台湾县三角仔庄(今台中县神冈乡)人。其父吕赓虞(汝玉)、叔父汝修、汝成,同为广东寓台举人吴子光学生,吴氏誉之为「东三凤」。吕敦礼雅好诗书,与栎社创始人峰林痴仙为总角之交,时相过从。1895年日本领台时,曾避居福建,不久即返台定居。明治卅二年(1899),林痴仙自中国返台,与吕敦礼等旧友往来唱酬更为频繁,明治卅九年(1906)栎社正式组织化,吕氏为九名创社发起人之一。可惜两年后,即以三十八岁之英年辞世。〖参考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。〗吕敦礼生平诗作所存无多,去世后由林痴仙、陈槐庭等栎社诗友蒐集其生前遗作,编为《厚庵遗草》一册,于明治四十三年(1910)由傅锡祺任职的台中「台湾新闻社」印刷发行。后由龙文出版社影印收入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。以下即以此为底本,并参考《阁唱和集》、《汉文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栎社第一集。厚庵诗草》、《台湾诗钞》、《台湾诗录》、《台海诗珠》增补校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