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所南画兰

朝代:清朝|作者:吕敦礼|

宋室遗民画稿传,紫茎绿叶带秋烟。

潇湘香草钱塘恨,无限悲愁到笔颠。

注释

1.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:此收于吕敦礼《厚庵遗草》,又载吴幅员《台湾诗钞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张子正春雨鸣鸠图元朝·朱武东风帘捲小红楼,三月梨花叫锦鸠。曾得玉人将凤管,隔花低按小梁州。
  • 2.《立春前一日雪宋朝·释德洪明日立春今日雪,雪中残响滴虚檐。方增谩说寒威在,不绝潜知煖气添。客去旋开书对语,闲多偏与懒相兼。湘山自古愁眉浅,纵御铅华不到尖。
  • 3.《杂题画·其五·荔枝元朝·释妙声忆昔涪南献荔枝,美人宫里一开眉。劳民轻结当时怨,看画深令后代悲。
  • 4.《白门怀古明朝·朱妙端炎精已熄兵戈起,汉苑青青草千里。长安日晚歌布乎,金刀血染权臣死。奉先本非王佐才,忠言弃斥成嫌猜。区区岂是老瞒敌,孤城坐守真堪哀。白门已下身将戮,摇尾求生尚何欲。...
  • 5.《无题·其三明朝·岑徵越客初浮五石瓠,潇湘水咽洞庭湖。巴陵暮雨行人绝,莫上君山听鹧鸪。
吕敦礼(1871~1908),字鲤庭,号厚庵,清台湾县三角仔庄(今台中县神冈乡)人。其父吕赓虞(汝玉)、叔父汝修、汝成,同为广东寓台举人吴子光学生,吴氏誉之为「东三凤」。吕敦礼雅好诗书,与栎社创始人峰林痴仙为总角之交,时相过从。1895年日本领台时,曾避居福建,不久即返台定居。明治卅二年(1899),林痴仙自中国返台,与吕敦礼等旧友往来唱酬更为频繁,明治卅九年(1906)栎社正式组织化,吕氏为九名创社发起人之一。可惜两年后,即以三十八岁之英年辞世。〖参考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。〗吕敦礼生平诗作所存无多,去世后由林痴仙、陈槐庭等栎社诗友蒐集其生前遗作,编为《厚庵遗草》一册,于明治四十三年(1910)由傅锡祺任职的台中「台湾新闻社」印刷发行。后由龙文出版社影印收入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。以下即以此为底本,并参考《阁唱和集》、《汉文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栎社第一集。厚庵诗草》、《台湾诗钞》、《台湾诗录》、《台海诗珠》增补校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