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春

朝代:清朝|作者:李若琳|

凤纪颁夷岛,鸿钧入后台。

人方循海迓,天已送春来。

岁稔民同乐,官微老暗催。

捧符经半载,步德未能该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:此收于萨廉《噶玛兰厅志》〈杂识〉,又载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2. 此诗收于萨廉《噶玛兰厅志》〈杂识〉,又载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天师竹明朝·王汝玉上清仙子晋风流,爱竹还同王子猷。写得一枝清似玉,湘滨露冷夜来秋。
  • 2.《庐山杂兴·其四宋朝·释道潜星渚江边月已生,石桥归路夜峥嵘。西风散入松千树,翻覆银河秋浪声。
  • 3.《菊山诗元朝·梅实端居绝尘想,丘园日相亲。俯采东篱菊,仰视山中云。既喜晚香淡,亦爱岚气新。维时风露交,菊始扬清芬。薄暮浮云归,青山常对门。陶然乐其间,此意谁与论。物理正如此,且酌...
  • 4.《次杏东元宵韵二首·其一明朝·何瑭帝城元夜盛,灯火画堂深。节序同南北,人情变古今。山河怜晚霁,花柳怯春阴。笑语喧儿女,翻伤老大心。
  • 5.《送孙古喤赴南靖清朝·王士祯万里无诸国,孤帆直向东。盘餐登马甲,井邑枕鲛宫。禁舶人烟少,悬针职贡同。孙郎还妩媚,真有紫髯风。
李若琳(?~?),字淇筼,贵州开州(今重庆开县)人。举人。清道光十七年(1837)五二十九日,以漳浦知县署台湾府抚民理番防粮捕通判。曾任噶玛兰厅员,负责清釐地亩工作。十八年(1838)正月二十四日卸任,补澎湖通判。〖参考萨廉《噶玛兰厅志》〈职官〉,台银本。〗(施懿琳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