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曹侯巡山即事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树梅|

巡山不惮历崎岖,亦有壶浆在道途。

孝弟从风徵雅化,田园指日辟荒芜。

秋声作雨千林合,峦势如波万派趋。

要使边军知号令,深宵露立尚弯弧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:此收于《啸诗钞》,又载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2. 此诗收于《啸诗钞》,又载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咏天花板元朝·元氏补天手段暂施张,不许纤尘落画堂。寄语新来双燕子,移巢别处觅雕梁。
  • 2.《种菜元朝·叶兰清晨荷长锄,种我园中蔬。膏土滋春雨,青苗日将舒。饥肠得充实,贫居常宴如。携筐命僮稚,出门重踟蹰。好摘枝下叶,母伤根上芦。达人怀远心,卒岁思有馀。
  • 3.《杂诗·其四宋朝·沈辽古人有精思,飘飘出天壤。遗形若屣履,宁复顾烦鞅。高凤会幽趣,乃贻漂麦让。御寇好游适,初闻内观赏。希夷本人境,奚惮不可往。有说即忘言,指象真为驵。
  • 4.《题竹·其一明朝·王汝玉志士励贞操,君子抱安节。请看艳昜花,何如后凋叶。
  • 5.《西门行明朝·沈九畴出西门,望金天。东方欲出日,方今入虞渊。累累谁家坟,松柏始齐肩。昨日车马咽道路,行人逼侧不敢干。盎有储酒,囊有储钱。适来故所欢,何不酣歌明烛前。醉时不见嗔,醒后...
林树梅(?~?),本姓陈,字瘦云,福建同安金门人。清道光四年(1824)从其养父林廷福自海坛来台任台湾水师副总兵之职,平许尚、杨良彬反抗事件。道光六年(1826),又随其父来台驻西螺堡,调署澎湖左营游击。擒陈愿、廖士光等六十九人。随行之际,所至港汊、夷险、云、沙汕,辄随手记录。平日留心经世事务,而厌弃科举试艺之文。曾从富阳周凯、玉屏书院掌教光泽高澍然学诗古文辞。道光十六年(1836),任凤县曹瑾之幕僚,治埤头水利,又曾协助平刘蓝反清事件。林树梅生平好山水游,喜吟咏、工篆刻、善。《金门志》〈艺文志〉谓其所为文,笔意严洁,切于时务;诗亦卓然名家。著有:《治海图说》、《战占测》、《?云山人诗钞》、《?云诗钞》、《?云文钞》、《?云铁笔》、《文章宝筏》、《云影集》、《诗文续抄》、《日记》等若干卷。曾参与《金门志》之纂修,并刊印乡先贤卢若腾遗书,周凯《内自讼斋文集》。  林树梅诗作钞本,目前典藏于福建福州师范大学图书馆。据诗作之内容可知,四卷本的《?云山人诗钞》为林树梅较早期的钞本,收录道光甲申年(1824)至辛丑年(1841)之诗作,诗末附有「光泽高农夫子」的评语。八卷本的《?云诗钞》则收录道光辛巳年(1821)至丁未年(1847)之作,此诗集抄录时,其师高农已逝,故知此为后来之钞本。以下乃以八卷本的《?云诗钞》为底本,辅以四卷本的《?云山人诗钞》,并参考蒋镛《澎湖续编》〈艺文〉、林豪《澎湖厅志》〈艺文〉、连横《台湾诗乘》、彭国栋《广台湾诗乘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〖参考林焜熿《金门志》〈人物〉、林豪《澎湖厅志》〈人物〉,台银本、林树梅《?云诗文钞》、《?云山人文钞》。〗(施懿琳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