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自寿·其四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纾|

总角知交两托孤,凄凉身正在穷途。

当时一诺凭吾胆,今日双雏竟有须。

教养兼资天所命,解推不吝我非愚。

人生交友缘何事?忍作炎凉小丈夫!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虞韵

2. 王薇庵、林述庵两先生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聪上人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凿齿传师诀,宗门授指南。封斋频断七,悟道契函三。慧眼迷中识,禅机静里参。欲寻无漏果,住相断阿含。
  • 2.《颂古四十首·其三十九宋朝·释守珣泥水未分红菡萏,雨馀先透碧波香。千般意路终难会,一著归根便厮当。
  • 3.《送舜符明朝·朱灌甫畴昔慕游遨,与君数朝夕。稍申初服怀,共结沉冥迹。促膝究微言,披情阅仙籍。盼睐恣丘樊,留连眷泉石。星霜歘云变,婉娈成离析。抚景念夙欢,即事兴今戚。末路谁能同,素心...
  • 4.《戊申六月祷雨有感明朝·祁顺亢阳骄虐近秋初,喜得甘霖数日馀。众念精诚宜有感,天心仁爱岂为虚。名亭拟续坡翁记,志瑞无惭鲁史书。六载专城频望岁,西风禾稼满菑畬。
  • 5.《游山口号·其一清朝·方守敦岩壑春浓绕翠鬟,山溪百道韵回环。杜鹃花发最惊眼,红遍青松白石间。
林纾(1852~1924),原名群玉,字琴南,号畏庐、蠡叟、冷红生……等。清福建闽县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于福州苍霞精舍、杭州东文精舍、京师金台书院讲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,三十二年(1906)任教京师大学堂。教学之馀,由他人口译,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(或言共二百馀种),世称「林译小说」,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,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,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最为著名。平生著述丰富,与古文相关者如《畏庐文集》、《春觉斋论文》、《文法讲义》……等数十种;作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所出版的《闽中新乐府》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,激议时政,倡导改良,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,内,王《台阳诗话》特别予以介绍;此外作《畏庐遗迹》、理论专著《春觉斋话论》,都为世人所赞誉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