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自寿·其七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纾|

卅载倾心沧趣楼,风流宏奖世无俦。

自经导诱诗源得,尽览收藏画笔遒。

艺苑共尊今六一,经筵代进我春秋。

八年前附香山社,末座匆匆亦白头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尤韵

2. 沧趣楼,在螺江,为陈太保别业。太保善余,至为契重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嵬石山寺宋朝·岳飞嵬石山前寺,林泉胜景幽。紫金诸佛相,白雪老僧头。潭水寒生月,松风夜带秋。我来属龙语,为雨济民忧。
  • 2.《送崔融唐朝·杜审言君王行出将,书记远从征。祖帐连河阙,军麾动洛城。旌旃朝朔气,笳吹夜边声。坐觉烟尘扫,秋风古北平。
  • 3.《吕梁题养素轩明朝·王立道大朴元无事,幽居堪自怡。云依书幌静,石共药栏欹。白贲存吾道,玄文任俗疑。风尘千古意,谁识染丝悲。
  • 4.《度新岭作明朝·佘翔二月且逢闰,披裘犹自寒。阴云霾晓日,流水咽高滩。马首风尘苦,羊肠道路难。青山花渐发,不似故园看。
  • 5.《东岚秋思为江田谢家题明朝·李叔玉东岚别是一人寰,烟水苍茫岛屿间。猿啸空林朝雾薄,鸿归断渚夕阳残。渔人尚识桃源路,樵子还寻石室山。桑梓别来今已拱,不知辽鹤几时还。
林纾(1852~1924),原名群玉,字琴南,号畏庐、蠡叟、冷红生……等。清福建闽县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于福州苍霞精舍、杭州东文精舍、京师金台书院讲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,三十二年(1906)任教京师大学堂。教学之馀,由他人口译,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(或言共二百馀种),世称「林译小说」,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,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,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最为著名。平生著述丰富,与古文相关者如《畏庐文集》、《春觉斋论文》、《文法讲义》……等数十种;作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所出版的《闽中新乐府》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,激议时政,倡导改良,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,行海内,王松《台阳诗话》特别予以介绍;此外作《畏庐遗迹》、理论专著《春觉斋话论》,都为世人所赞誉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