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自寿·其八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纾|

文章宁复见为人,我服遗山论世真。

尚气立生无为谤,恃名易坠不訾身。

投书狎至劳邮传,拙集频翻愧手民。

两事看来均分外,日防遗行玷吾闽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真韵

2. 每岁必得内名流投书,均不相识。年必数十函,盈筐笥矣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寿阳曲·潇湘夜雨元朝·马致远渔灯暗,客梦回。一声声滴人心碎。孤舟五更家万里,是离人几行清泪。
  • 2.《望云图诗为广州大使熊悦作元朝·朱善瞻彼西山麓,白云何悠悠。吾亲舍其下,望之怀百忧。浮云不可捲,逝水不可返。游子悲故乡,别亲日已远。云飞可逾岭,母老难辞家。岂无甘旨具,奈此道路赊。昨日乡亲来,老母...
  • 3.《椰园写景二首·其二明朝·王佐(汝学)半空张翠复垂黄,彷佛云端见上方。黄目上尊看荏苒,高牙大纛倚苍茫。两间硕果输魁品,五岭高株在列行。遮莫中原多沃壤,只知琼岛是生乡。
  • 4.《村老宋朝·马存肉死皮乾垂鬓丝,寻暄扶杖向东篱。文王没后无人问,直至而今大半饥。
  • 5.《花会竹枝词十二首·其六清朝·方鹤斋赏花人又赏音来,乘醉相携到舞台。台上欢娱台下叹,伶官今日亦需才。
林纾(1852~1924),原名群玉,字琴南,号畏庐、蠡叟、冷红生……等。清福建闽县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于福州苍霞精舍、杭州东文精舍、京师金台书院讲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,三十二年(1906)任教京师大学堂。教学之馀,由他人口译,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(或言共二百馀种),世称「林译小说」,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,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,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最为著名。平生著述丰富,与古文相关者如《畏庐文集》、《春觉斋论文》、《文法讲义》……等数十种;作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所出版的《闽中新乐府》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,激议时政,倡导改良,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,行海内,王《台阳诗话》特别予以介绍;此外作《畏庐遗迹》、理论专著《春觉斋话论》,都为世人所赞誉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