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去年七十,作自寿诗二十首,略述生平,近于搴帘自炫,屏去不录,今年大病新愈,又届贱辰,率成一首,用自解嘲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纾|

模糊度过少年场,长物惟余书满床。

一病几乎收鬼录,千金偶尔得良方。

天教留眼看因果,我自无心入老庄。

解道黄昏情愈适,松篁高处遍斜阳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阳韵

猜您喜欢

林纾(1852~1924),原名群玉,字琴南,号畏庐、蠡叟、冷红生……等。清福建闽县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于福州苍霞精舍、杭州东文精舍、京师金台书院讲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,三十二年(1906)任教京师大学堂。教学之馀,由他人口译,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(或言共二百馀种),世称「林译小说」,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,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,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最为著名。平生著述丰富,与古文相关者如《畏庐文集》、《春觉斋论文》、《文法讲义》……等数十种;作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所出版的《闽中新乐府》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,激议时政,倡导改良,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,内,王《台阳诗话》特别予以介绍;此外作《畏庐遗迹》、理论专著《春觉斋话论》,都为世人所赞誉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