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学政沈某联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纾|

吾师大节,得司马公一字之诚,生平兼道学儒林,余沈犹沾循吏传;

闽士私评,与宋文正千秋为偶,贱子尤感恩知己,斜阳独吊去思碑。

注释

1. 对联 出处:光宣以来坛旁记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饯姜华甫调武陵掾元朝·陈植(中山)府史才猷俊,除书调武陵。秦袍怀旧泽,肱被割秋绫。茗碗茱萸苦,艚船杜若凭。沧浪濯缨处,搔首忆吾曾。
  • 2.《偶咏宋朝·洪朋汴水日夜去,我心亦东流。如何向炎热,尚复此淹留。京尘空扰扰,吾道本悠悠。赖得西江舸,今年下鄂州。
  • 3.《八归·吴吏诳故园明朝·王翃繁丝断藕,残香沉藻,横岫路隐千曲。群梧叶在黄斯落,兼响堕山圆栗,映轩方竹。雨长垣衣青画粉,是昔日、藏娇金屋。许列镜、各斗娥眉,宛转丽红玉。长恨时移事往,宾堂人散...
  • 4.《题翠香楼元朝·张智甫危楼独上几咨嗟,望眼何由见翠华。一水空流残月去,万山枉被乱云遮。士夫不运中原甓,将帅谁鸣半夜笳。衰草寒烟凝睇望,何人犹唱后庭花。
  • 5.《漫书五首·其一明朝·石宝閒居成懒癖,高卧起徐徐。世治逢尧历,春晴验朔书。嚣尘长缭绕,元气自呼嘘。不把双眉向,人间浪蹙舒。
林纾(1852~1924),原名群玉,字琴南,号畏庐、蠡叟、冷红生……等。清福建闽县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于福州苍霞精舍、杭州东文精舍、京师金台书院讲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,三十二年(1906)任教京师大学堂。教学之馀,由他人口译,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(或言共二百馀种),世称「林译小说」,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,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,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最为著名。平生著述丰富,与古文相关者如《畏庐文集》、《春觉斋论文》、《文法讲义》……等数十种;诗作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所出版的《闽中新乐府》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,激议时政,倡导改良,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,内,王《台阳诗话》特别予以介绍;此外作《畏庐遗迹》、理论专著《春觉斋话论》,都为世人所赞誉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