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新竹呈竹社诸君子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培张|

去年两造郑公庐,为续前游一驻车。

自笑形骸无检束,狂奴故态未曾除。

老至方知应世难,毁誉任意太无端。

吾生自有嶙峋骨,未肯随波逐急湍。

安道偏悭一面缘,王郎仙去亦经年。

纵云聚散关天定,往事追思便怆然。

樽前叙旧慰离怀,得暂盘桓亦是佳。

老景夕阳须护惜,重来有约忍相乖。

注释

1. 出处:此收于《寄庐遗稿》,又载林钦赐《瀛洲诗集》、《鸥社艺苑》初集。

2. 编者按:「续」,《寄庐遗稿》误作「赎」,据《瀛洲诗集》、《鸥社艺苑》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卷帘大悟五代·慧棱也大差,也大差,卷起帘来见天下。有人问我解何宗,拈起拂子擘觜打。
  • 2.《送陈唐卿尉繁昌二首·其一宋朝·周孚一贫那可忍,子亦老夫如。晚岁难忘禄,生平误信书。相逢搔首处,共是折腰初。莫作高常侍,狂歌忆孟诸。
  • 3.《雪中写怀明朝·王㒜小斋连日故人稀,雪满江城积尚飞。花扑半窗银作片,光摇四座玉成围。怯寒似觉春犹早,献瑞何忧岁荐饥。不似豪家多燕乐,也须斟酒奉慈闱。
  • 4.《咏园中杂花十三首·其十一·长春明朝·王立道长伴百花开,不共百花老。误却送春诗,只疑春正好。
  • 5.《看潮宋朝·释广闻怒雷声撼海门秋,知是几家人上楼。眼眼尽随波浪转,全潮端的属谁收。
林培张(1864~1941),字植卿,一作湜卿,又作次逋,号芷庭,嘉义县人〖参考《寄庐遗稿》序文,台北:龙文出版社,2001年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。〗。清季诸生,曾入罗书院就读,为进士林启东之弟。大正初,移居台中,任职台湾新闻社汉文部编辑,署其庐曰「寄庐」。林氏学诗,上溯魏晋,旁及白香山、庾肩吾诸家,最后则去其依傍,独辟蹊径。杨近樗谓其作品「善于传神描景,词无泛设,真情流露」,在汉诗坛颇为活跃,曾入「罗山吟社」、「南社」、「嘉社」、「网珊吟社」、「朴雅吟社」,并多次受邀为词宗。与施梅樵、蔡梓舟、傅亭、杨近樗为莫逆交,施梅樵曾于林氏七十岁寿诞发起贺寿徵诗活动,并于其逝世后,选编诗稿三百首,原拟于昭和十八年(1943)冬付梓,因时局紧迫而搁置。1958年诗人节始以油印本发行,前有施梅樵、杨近樗、傅锡祺、蔡梓舟序文,陈子敏等十二人题词。2001年6月,龙文出版社根据施梅樵选编本影印出版。兹以龙文版《寄庐遗稿》为底本,参考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南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鸥社艺苑》、《诗报》等报刊合集编校。(余美玲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