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何大令如谨原韵凭吊延平郡王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维朝|

英年决策智如神,报国忠精不顾身。

气数朱明嗟已尽,昊天年不假孤臣。

同伸大义策群雄,忠勇居然独眼龙。

百折不回匡复志,甘辞印敕海澄公。

楼船南下冀中兴,滚滚长江杀气腾。

独惜骄兵错一著,雄师十万败金陵。

腹心旧部忍寒盟,戮力谁扶半壁倾。

无限新亭忧国泪,英雄襟上洒纵横。

割据弹丸力未优,伤心难复旧神州。

更从绝岛开生面,富国强兵立远谋。

星陨东宁杰士亡,残棋一局著扶桑。

空馀十万横磨剑,遗恨还同宋岳王。

未成浴日补天功,瀛岛犹留霸气雄。

一缕英魂长不泯,安平海上起悲风。

故址荒凉作牧场,彽徊无限感沧桑。

祇今庙貌犹如昨,一树寒梅照夕阳。

注释

1. 出处:此收于陈素《林维朝诗文集。初啭集》,第六、七首又载彭国栋《广台湾诗乘》、吴幅员《台湾诗钞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离别南北朝·江淹远与君别者,乃至雁门关。黄云蔽千里,游子何时还。送君如昨日,檐前露已团。不惜蕙草晚,所悲道里寒。君在天一涯,妾身长别离。愿一见颜色,不异琼树枝。菟丝及水萍,所寄...
  • 2.《唐人牧马图元朝·王钝兔髯香染松烟湿,腕底龙媒惊霹雳。云笺半幅秋水横,霜蹄晓踏荣波立。圉人持箠唐衣冠,恍疑毛仲临雕鞍。当时骏骨岂易得,遗形独赖曹与韩。我今按图叹奇绝,真如目睹双騠駃。...
  • 3.《寄陈嗣初明朝·王汝玉昭代鲜遗逸,夫人尚沉沦。岂无乘时志,华发有慈亲。倾家具甘旨,励操守清贫。蹉跎四十载,抱洁将终身。嗟我愧非才,叨陪侍从臣。荐章岂所惜,知子情未伸。沧海风霜晚,故苑...
  • 4.《晚宿江涨桥(一作李新诗)宋朝·许彦国鸟径青山外,人家苦竹边。江城悬夜锁,鱼市散空船。岸静涵秋月,林昏宿水烟。又寻僧榻卧,夜冷欲无眠。
  • 5.《拟寒山寺·其八十宋朝·释怀深若以诤止诤,其诤转不已。唯忍能止诤,是法中尊贵。不见老瞿昙,妙相三十二。魔军刀剑来,只以无心对。
林维朝(1868~1934),字德卿,又字劳生,号翰堂,别署怡园主人,嘉义县人。七岁从林逢其学,遍读经子,学作八股文及试帖五言诗,喜览小说,并好围棋、弦管乐曲。光绪十一年(1885)创办「凤仪社」国乐团为祭孔乐局。光绪十三年(1887)取中县学生员。十九年(1893),督带乡勇,同新港县丞陈仁直捣朴仔脚辖内沟尾寮庄匪首黄矮。二十年(1894)甲午战争后,受任为打猫西堡团练分局长,乙未割台(1895),携眷返回福建原籍。明治三十年(1897)以水土不服,加上怀乡心切,乃挈眷归台。明治三十一年(1898)任汉文教师,明治三十三年(1900)辞教职,任新港区街庄长。三十五年(1902)授绅章,四十一年(1908)获聘为嘉义厅参事。大正六年(1917)改「登书院」春秋二季之乐局为「舞凤轩」,奖倡新港北管剧团。十二年(1923)与新港文人共组「鷇音吟社」。生平著有《劳生略历》、《初啭集》、《怡园吟草》,编有《怡园唱和集》等。2006年林维朝曾孙媳陈素云选录编订其生平作品为《林维朝诗文集》,由国史馆出版。〖参考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;陈素云主编《林维朝诗文集》,台北:国史馆,2006年11月。〗兹以陈素云编《林维朝诗文集》为底本,参考《初啭集》稿本、《怡园唱和集》稿本,以及黄哲永先生收藏之《怡园吟草》,与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南新报》、《庆飨老典录》、《采诗集》、《栎社课卷》、《东宁击钵吟前后集》、《台湾诗钞》所刊登林维朝诗增补编校。(江宝钗、陈素云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