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丰台日军犯我宛平感赋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修承浩|

鼾睡谁教卧榻傍,喧宾夺主事堪伤。

却闻虏骑生郊甸,会有神谋出庙堂。

九世复仇齐小白,前朝御寇戚南塘。

老夫抖擞犹能健,伫盼旌旗照沈阳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:柘园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塞鸿秋·春情元朝·张可久疏星淡月秋千院,愁云恨雨芙蓉面。 伤情燕足留红线,恼人鸾影闲团扇。 兽炉沉水烟,翠沼残花片。一行写入相思传。
  • 2.《梁甫吟唐朝·李白长啸梁甫吟,何时见阳春? 君不见,朝歌屠叟辞棘津,八十西来钓渭滨。 宁羞白发照清水,逢时吐气思经纶。 广张三千六百钓,风期暗与文王亲。 大贤虎变愚不测,...
  • 3.《碧蝉花宋朝·翁行露洗芳容别种青,墙头微弄晚风轻。不须强入群芳社,花谱原无汝姓名。
  • 4.《壬辰秋日高邮待诏即事明朝·王锡爵惭愧春明别,依然物色新。风云真遇主,骸骨岂谋身。市骏黄金尽,筹边赤羽频。总关游子念,其奈倚闾人。
  • 5.《题燕台胜览卷明朝·李上馨京国多佳丽,王孙几胜游。千金燕市日,一诺蓟门秋。筑击声悲壮,钩悬影动浮。惭予方梦鹿,短笔未堪投。
修承浩(1875~1953),字翰青,湖南沅陵人。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。曾任广西省抚台内收发并负责机要,并任宜、富川知事和广东省阳江厅同知等职。在此期间,结识蔡锷并秘密参加同盟会,两人意气相投,结为金兰。辛亥革命后,蔡锷将军任南省都督,承浩公任都督府秘书长,力助蔡锷创办南讲武堂。之后,任四川省永宁、川东道道尹,四川省政务厅厅长等要职。民国五年,当蔡锷率部护国讨袁进入四川时,承浩公正在四川任永宁道尹,立即因势利导,力促四川军务陈宦宣布四川独立。蔡锷病故,四川军政各派明争暗斗,官场腐暗,民生涂炭,其深感厌恶,于民国六年乞假回乡,筑庐隐居。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省多次邀请出任省府要职,均谢绝。民国十五年,贺龙元帅北伐途经沅陵,仰慕承浩公高义,曾专程登门拜访。民国十八年,沅陵修纂县志,县长罗亨衢聘为修纂。解放后,任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、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、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