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丰台日军犯我宛平感赋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修承浩|

顺昌岂有靴能踢,淝水应无鞭可投。

不信蛮夷能猾夏,徒知启圣是殷忧。

燕云蓟树烽初起,猿鹤沙虫劫未休。

寄语卢桥诸将士,好将身手奠神州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:柘园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论积贮疏汉朝·贾谊   管子曰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。”民不足而可治者,自古及今,未之尝闻。古之人曰:“一夫不耕,或受之饥;一女不织,或受之寒。” 生之有时,而用之亡度,则物力必屈。...
  • 2.《与德相游云光宋朝·沈辽方驾出齐山,五月未甚暑。遥瞻六峰道,修烟莽如褚。浮屠在山半,卜筑气象古。松风下石窦,阴泉鸣竹坞。堂堂老禅子,游方遍中土。十年不下山,不及朝市语。拂云有幽步,凌空...
  • 3.《妙智院杂花盛开而邑中独未宋朝·许景衡山城红紫看犹蕊,野蝶游蜂祇漫猜。却是此中春较早,等閒行处亦花开。
  • 4.《咏史二十二首·其十四·梁武帝宋朝·赵戣玉陛尊梁帝,金园号群公。闻经同泰寺,索蜜净居宫。
  • 5.《利州皇泽寺·其一清朝·毛澄紫塞峰销四海清,莲花鹤监侍长生。若教身作唐天宝,应免青骡万里行。
修承浩(1875~1953),字翰青,湖南沅陵人。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。曾任广西省抚台内收发并负责机要,并任宜、富川知事和广东省阳江厅同知等职。在此期间,结识蔡锷并秘密参加同盟会,两人意气相投,结为金兰。辛亥革命后,蔡锷将军任南省都督,承浩公任都督府秘书长,力助蔡锷创办南讲武堂。之后,任四川省永宁、川东道道尹,四川省政务厅厅长等要职。民国五年,当蔡锷率部护国讨袁进入四川时,承浩公正在四川任永宁道尹,立即因势利导,力促四川军务陈宦宣布四川独立。蔡锷病故,四川军政各派明争暗斗,官场腐暗,民生涂炭,其深感厌恶,于民国六年乞假回乡,筑庐隐居。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省多次邀请出任省府要职,均谢绝。民国十五年,贺龙元帅北伐途经沅陵,仰慕承浩公高义,曾专程登门拜访。民国十八年,沅陵修纂县志,县长罗亨衢聘为修纂。解放后,任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、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、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