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客至

朝代:清朝|作者:修承浩|

庭阶席地坐移时,有客窥园苦费辞。

无味语言偏剌剌,多情风日故迟迟。

去家万里能供役,搁笔三年未作诗。

正是平分春色日,飞潜动植总相宜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:柘园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观灯乐行唐朝·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,香车宝盖隘通衢。身闲不睹中兴盛,羞逐乡人赛紫姑。
  • 2.《石桥·其二宋朝·范冲秋风吹上景华天,醉梦醒来一洒然。万古林泉招我老,百年风雨复谁怜。顿除热恼初无病,剩买安闲不用钱。寻得青霞是归处,漫修岩穴小乘禅。
  • 3.《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可但深宜晚,须知巧耐寒。北人浑未识,祇作棣棠看。
  • 4.《洞庭十二偈·其十宋朝·释怀深黄昏戌,有口何妨长挂壁。半帘秋色卷西风,一点青灯照茆室。
  • 5.《石鼓歌明朝·朱国祚桥门左右猎碣十,形如古础相排连。洼中或与齑臼似,抱质可敌瑶琨坚。传闻书自太史籀,比与大篆尤瑰妍。其辞典奥俪二雅,彷佛吉日车攻篇。周京遗制众所信,疑义莫定文成宣。...
修承浩(1875~1953),字翰青,湖南沅陵人。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。曾任广西省抚台内收发并负责机要,并任宜、富川知事和广东省阳江厅同知等职。在此期间,结识蔡锷并秘密参加同盟会,两人意气相投,结为金兰。辛亥革命后,蔡锷将军任南省都督,承浩公任都督府秘书长,力助蔡锷创办南讲武堂。之后,任四川省永宁、川东道道尹,四川省政务厅厅长等要职。民国五年,当蔡锷率部护国讨袁进入四川时,承浩公正在四川任永宁道尹,立即因势利导,力促四川军务陈宦宣布四川独立。蔡锷病故,四川军政各派明争暗斗,官场腐暗,民生涂炭,其深感厌恶,于民国六年乞假回乡,筑庐隐居。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省多次邀请出任省府要职,均谢绝。民国十五年,贺龙元帅北伐途经沅陵,仰慕承浩公高义,曾专程登门拜访。民国十八年,沅陵修纂县志,县长罗亨衢聘为修纂。解放后,任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、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、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