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三夜溪泛

朝代:清朝|作者:修承浩|

仲秋暑未退,骄阳土飞尘。

山庄苦蒸熇,竟日汗沾身。

绕屋树僵立,落日如车轮。

披衣溪岸上,月光流照人。

登舟溯中流,微风水鳞鳞。

沙渚亦清旷,石壁何嶙峋。

树影蔽澄潭,不见河汉津。

山转舟出峡,豁然怡心神。

水天荡一白,皎洁得性真。

偶然尘垢积,不辞洗濯频。

渔歌发前浦,村讴出近邻。

松风飒然来,万籁奏天钧。

感物因有会,见知与见仁。

注释

1. 押真韵 出处:柘园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南天路言怀(题拟)唐朝·慧超月夜瞻■路,浮云飒飒归。减书参去便,风急不听回。我国天岸北,他邦地角西。日南无有雁,谁为向林飞。
  • 2.《别子修二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漂泊孤踪一转蓬,语音虽在变形容。瘴乡猿鸟今为伍,蚁穴王侯昔梦封。海阔盲龟登木孔,山高纤芥落针锋。公归不得参行驭,心折淮南紫翠重。
  • 3.《宋朝·释世奇梦中闻版响,觉后虾蟆啼。虾蟆与版响,山岳一时齐。
  • 4.《和陶诗·九日闲居明朝·李贤兹辰值重九,抚景高兴生。爱此田园居,岂顾浮世名。扶筇向东篱,日映鬓丝明。俯仰宇宙间,适趣琴无声。悠然谢尘鞅,从此毕馀龄。难将一木力,去支大厦倾。孰谓林泉乐,不如...
  • 5.《飓风明朝·李质一段虹霓出海隅,八风如战雨倾衢。楼头绿树连根拔,陌上青秧贴水枯。正拟望秋差有庾,那思卒岁更无襦。推窗一望天初霁,早有年排说晚租。
修承浩(1875~1953),字翰青,湖南沅陵人。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。曾任广西省抚台内收发并负责机要,并任宜、富川知事和广东省阳江厅同知等职。在此期间,结识蔡锷并秘密参加同盟会,两人意气相投,结为金兰。辛亥革命后,蔡锷将军任南省都督,承浩公任都督府秘书长,力助蔡锷创办南讲武堂。之后,任四川省永宁、川东道道尹,四川省政务厅厅长等要职。民国五年,当蔡锷率部护国讨袁进入四川时,承浩公正在四川任永宁道尹,立即因势利导,力促四川军务陈宦宣布四川独立。蔡锷病故,四川军政各派明争暗斗,官场腐暗,民生涂炭,其深感厌恶,于民国六年乞假回乡,筑庐隐居。后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省多次邀请出任省府要职,均谢绝。民国十五年,贺龙元帅北伐途经沅陵,仰慕承浩公高义,曾专程登门拜访。民国十八年,沅陵修纂县志,县长罗亨衢聘为修纂。解放后,任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、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常务委员、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