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仲子经三司理初度书怀为寿

朝代:明朝|作者:钱澄之|

仲子悬弧日,颂声遍海涯。

高堂罗屏障,文采光陆离。

我老不善谀,谀亦为剩词。

请述目所悉,并以陈鄙私。

仲子好文采,下笔言纚纚。

吐音耻细响,摛藻必色丝。

辞与鲍照丽,诗耽李贺奇。

手注昌谷集,读者皆解颐。

忘年诸老友,往往奉盘匜。

才慧无不可,博艺同儿嬉。

丹青性所好,神悟本无师。

古来作者妙,精意悉已窥。

所以发甫燥,才名海内驰。

科第何足道,唾手即得之。

奉命理建宁,板舆疋马随。

平生好山水,深与此郡宜。

此郡人文薮,风流今少衰。

君来甫三载,已觉俗渐移。

君才既通敏,亦复惠以慈。

疑狱一语决,曾不费鞭笞。

据案口授书,胥吏共指麾。

上官奇君才,请谳允不疑。

同寮奇君才,政事动相咨。

下吏奇君才,请益忘尊卑。

掾史奇君才,有弊秋毫釐。

此辈君所恕,亦弗受其诒。

文武及僚属,恃为芍药剂。

谈言以解纷,消弭人不知。

以是阛阓间,兵民无参差。

以是北堂上,平反母氏怡。

以是庭阶前,郁郁产灵芝。

以是门墙下,琅琅珊瑚枝。

以是春草堂,退食多暇时。

以是四方客,交誉满路逵。

客来曾不厌,厚薄各有施。

劣伎尽可献,寸长亦不遗。

笑彼妄自尊,拒人色訑訑。

恩怨浑不计,羞杀乡里儿。

歌伶自远来,终日侑客卮。

筐篚随时陈,半为行旅资。

以入计所出,其费每不赀。

君性复好事,所知无不为。

同人有著作,一一付枣梨。

近者通都桥,建树已有基。

开元塔必兴,愿力齐须弥。

洵由精神大,簿书不足羁。

加以才四应,乐此不为疲。

最重修府乘,谬以史才推。

佐郡有程子,同心相絷维。

深感知己谊,讵敢老钝辞。

假馆给纸笔,素餐将一期。

檄书行八邑,应者来何迟。

此事贵摭实,采访尚恐欺。

一事有讹缺,将为后世嗤。

如何诸长吏,只字不肯贻。

虽有龙门才,笔墨空淋漓。

去冬初开局,朝夕恒于斯。

多士分纂修,告成庶有期。

此辈本寒素,合室望餔糜。

虽损当事俸,不给卒岁炊。

入春皆不来,老夫自下帷。

新闻苦难得,往籍劳重披。

先后百年间,谬误当问谁。

县遣小吏至,十指如悬锤。

作字未踰百,扪腹辄道饥。

无已听其去,去亦不复追。

即今手自录,眼昏指为腄。

况已心血枯,无复敏妙思。

自非众思集,独力焉能尸。

人情久厌倦,岁月徒虚糜。

以此常辍卷,辄思还茅茨。

故园久不归,松竹无藩篱。

亦恐儿失学,可惜聪慧姿。

家食岂不苦,受馈殊忸怩。

所虑负盛心,欲去行且尼。

望君励夙志,勿令成绩隳。

南浦有潘生,述作意孜孜。

委之使采录,不用烦有司。

建阳百里近,昔贤文在兹。

吾欲亲访求,因以揽武夷。

夏秋倘卒业,客亦无久羁。

愿君成此书,名德千秋垂。

岂如诸治迹,区区载口碑。

君今四十一,膝下已含饴。

厥孙又英物,声如踞地狮。

乐哉饮我酒,我还进君规。

君得天者厚,一门福履绥。

元气既已固,神气亦勿亏。

读书聆大要,为政挈纲维。

美名宁有尽,好尽亦为痴。

虽为众人羡,亦为至人訾。

精力甚可惜,毋事自煎劘。

今君正盛壮,已白数茎髭。

祝君常取逸,望君常守雌。

长生岂有术,却病宁假医。

老氏啬为宝,吾道满宜持。

吾言无伦次,字字出肝脾。

书之藏君笥,即作献寿诗。

注释

1. 押支韵 出处:田间集卷第十四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八友语唐朝·不详殷颜柳陆,李萧邵赵。
  • 2.《中秋登东阿城楼明朝·朱应毂东郡逢佳节,南楼上小梯。窗迎归雁近,坐觉远峰低。魏阙燕山北,黎阳鲁甸西。清辉真可恋,不寐信乌啼。
  • 3.《衡州长沙会馆内舞台联清朝·廖重垞笛曲吹开九面云,看舞袖频翻,风流当忆长沙国;家山共此三湘水,听乡音无改,雅调如翻渔父词。
  • 4.《春帆明朝·何巩道漠漠早春烟,孤帆何处边。四方风自转,千里草长悬。疾鸟争归路,惊潮起晚天。途穷方努力,多谢顺流船。
  • 5.《东王公哀十首·其五明朝·李江太耀灵光似晔征,人亡愁尽似无情。虽云夸父能追影,却恐麻姑亦虚生。比翼已惊成梦古,闻猿空抱断肠声。看来只有天无尽,太耀灵光似晔征。
【生卒】:1612—1693
【介绍】: 清安徽桐城人,原名秉镫,字饮光。明诸生。入清隐居不出,自称田间老人,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、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。学问长于经学,尤精于《诗》。文章颇有才气。有《屈宋合诂》、《藏阁诗文集》(别本名《田间文集》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