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会连云楼分韵得落字

朝代:宋朝|作者:林景熙|
冉冉海雾深,荒荒山日薄。
登高集华裾,纵目天宇廓。
落叶悲徂年,寒英照深酌。
心醉乃文字,意行非涧壑。
缅怀斜川游,此道久寂寞。
胡为吹帽人,白道恋宾幕。
穷途谬行藏,异代悬美恶。
吾爱漉酒巾,西风不能落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乐圃林馆(十首录三)·其一元朝·张适何处是吾庐,城西数亩馀。坊存前哲号,屋贮古人书。已疾亲栽药,供餐自灌蔬。长年因谢俗,户外少来车。
  • 2.《暮春明朝·朱稚鞍马辞京去,维时已暮春。残花留舞蝶,飞絮逐行人。树暗啼黄鸟,波澄跃紫鳞。白云晴冉冉,瞻望重思亲。
  • 3.《雨雪曲三首·其二明朝·江源雨雪连青海,隆寒袭铁衣。白迷番部落,光照汉旌旗。使者供餐日,边兵堕指时。皑皑染双鬓,不道老边陲。
  • 4.《过虎丘普福寺次吴卿韵明朝·吴正志剑池游已倦,更指虎溪东。竹密安禅榻,林深隐梵宫。衣珠非外得,绮藻问谁工。会得无生法,孤云湛碧空。
  • 5.《四时主祠望海清朝·毛澄阿房宫殿久成灰,犹剩沧溟百尺台。立石可能天作柱,凭栏方信海如杯。烟云忽拥秦桥出,风雨愁移越冢来。杨仆楼船无一在,九重空想伏波才。
林景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林景熙(1242年—1310年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因而名重一时,学者称“霁山先生”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
林景熙作为雄踞我国宋元之际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,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,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。他的诗文格幽婉,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,他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。一生中共留下诗文16卷。其中诗歌《白石樵唱》6卷;散文《白石稿》10卷,后人编为《霁山集》。历代文史学家称其为“屈子《离骚》、杜陵诗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