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虹桥

朝代:宋朝|作者:林景熙|
地坼东吴海脉连,画桥两跨晴川。
影翻河汉蛟龙国,压江湖螮蝀天。
几处征帆浮日月,四洲谯角隔风烟。
三高远矣荒祠在,一笛阑干夕照边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涉江采芙蓉汉朝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采之欲遗谁,所思在远道。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。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。
  • 2.《好事近·花底一声莺宋朝·刘翰 花底一声莺,花上半钩斜月。月落乌啼何处,点飞英如雪。 东风吹尽去年愁,解放丁香结。惊动小亭红雨,舞双双金蝶。
  • 3.《驱催老·其一·调名本意五首唐朝·敦煌曲子上三皇。下四皓。番岳美容彭祖少。将谓红颜一世中,也遭白发驱催老。
  • 4.《辛卯趋稻田驿元朝·朱善凉风吹古道,落月照空山。雁过人开户,鸡鸣客度关。愁多心绪乱,身老鬓毛斑。欲就君平卜,兹行几日还。
  • 5.《朝天宫习仪明朝·田一俊星垂殿阁月垂枝,又是千官拜舞时。凤阙未瞻周黼扆,龙宫先试汉威仪。炉烟袅袅分中禁,冠佩锵锵俨法墀。班彻共趋庭左右,载赓宣庙宪皇诗。
林景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林景熙(1242年—1310年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因而名重一时,学者称“霁山先生”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
林景熙作为雄踞我国宋元之际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,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,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。他的诗文格幽婉,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,他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。一生中共留下诗文16卷。其中诗歌《白石樵唱》6卷;散文《白石稿》10卷,后人编为《霁山集》。历代文史学家称其为“屈子《离骚》、杜陵诗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