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伯言、马湘帆、汤海秋、王少鹤四农部,何子贞编修,陈颂南、苏赓堂、朱伯韩三侍御,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。九月二十六日,复集蒹葭阁;盖丙申年入都,伯言、湘帆置酒处也。诸君各以诗文见赠,余行有日,辄成七律数章酬别·其四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姚莹|

接迹纷纷闽粤才,张郎巨笔独天开。

豪情半向江山尽,病骨犹含今古哀。

不信斯人尚沦弃,终应圣世起蒿莱。

轞车伴我三千里,出狱临歧首重回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灰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就义诗近现代·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,革命何须怕断头?留得子胥豪气在,三年归报楚王仇。
  • 2.《杂诗十首·其六明朝·王汝玉蕣花辉朝艳,岂睹蟠桃春。营营尘中徒,宁识林下人。声色令心惑,骄荒使智昏。日夕相驰逐,何时返道真。
  • 3.《山居菊盛开谩兴三首用唐人韵·其三明朝·王渐逵曾是瑶池入品裁,上方仙种绝凡栽。罗浮道士朝元去,姑射真人佩玉来。映日金缨和露缀,迎风丹袂倚云开。何时移向柴桑里,共醉南山未拟回。
  • 4.《客中感怀十首·其十明朝·江源风雨前程马足劳,青云不似白云高。霸陵原上高回首,百越风烟接巨鳌。
  • 5.《宿鸟明朝·何巩道倦翼将何托,高枝在日西。架头鹰气短,帘下燕巢低。梦里犹能立,醒时或肯啼。感君先择木,终夜叹栖栖。
【生卒】:1785—1853
【介绍】: 清安徽桐城人,字石甫,一字明叔,号展和,晚号幸翁。嘉庆十三年进士。鸦片战争期间为台湾道,与达洪阿设计击退英军。战后以“冒功欺罔”贬官四川。咸丰初复起用,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。官终湖南按察使。师事从祖姚鼐,工文章善陈时事利害。鸦片战失败后,寻求御侮之策,著《康輶纪行》、揭英侵藏野心,欲使朝廷戒备。有《中复堂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