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春

朝代:宋朝|作者:林景熙|
蜀魄声声诉绿阴,谁家门巷落花深。
游丝不系春晖住,愁绝天涯寸草心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西郊宋朝·吕陶西郊村落好,岁月甚优游。野性每自适,倦心何所求。鼓钟催永昼,砧杵报新秋。若遇延形术,犹能换白头。
  • 2.《送程彝仲赴东川教授宋朝·吕陶与君同县又同甲,家世相同学为业。陪从最旧今老矣,四十馀年如一霎。吁嗟先德去已久,后嗣皆能守家法。君之一第得稍晚,更向小官勤检押。乡闾执友在嗣禁,奉诏亲题荐贤剳。...
  • 3.《尘务稍歇复理清事明朝·叶太叔入日烟霞境,辞身虎豹群。种花新带雨,选石旧栖云。敢望坐常满,唯矜研不焚。终宜置丘壑,休作北山文。
  • 4.《破窗漏月有怀梁药亭明朝·何巩道纸窗寂寂傍寒林,却有蛾眉向此寻。夜已三更谁得到,路无一线亦相寻。吟成冷入当帷影,酒醒光从满地心。不待屋梁看月照,故人颜色自情深。
  • 5.《梅花百咏·其五十九·庄严明朝·李江等闲纵步出江皋,起敬寒梅格范高。仰望似逢新益友,顾瞻如见旧英豪。轻轻满水桃花浅,漠漠漫天柳絮毫。直向泰山寻孟子,秋霜点透鬓边髦。
林景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林景熙(1242年—1310年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因而名重一时,学者称“霁山先生”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
林景熙作为雄踞我国宋元之际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,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,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。他的诗文格幽婉,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,他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。一生中共留下诗文16卷。其中诗歌《白石樵唱》6卷;散文《白石稿》10卷,后人编为《霁山集》。历代文史学家称其为“屈子《离骚》、杜陵诗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