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歌九十八首·北望燕云不尽头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北望燕云不尽头,大江东去水悠悠。
夕阳一片寒鸦外,目断东西四百州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马上作明朝·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,江花边草笑平生。(边草 一作:边月)一年三百六十日,多是横戈马上行。
  • 2.《延祐元年五月重祀茅山瑞鹤诗二首·其二元朝·吴全节图写丹青上九天,秋风百鹤驻山前。谁知六辔重来日,又见排空十二仙。
  • 3.《句·其三宋朝·洪朋茧收松上雪,麦刈陇头云。
  • 4.《宿玉山布政分司值雨言怀明朝·江源微省清宵寂不哗,北风如割透窗纱。慈乌绕树呼寒雨,童子挑灯落夜花。怀玉夜寒更漏永,邯郸枕暖旅魂赊。可怜贾岛忘情甚,却望并州即是家。
  • 5.《观物明朝·李贤闲来观物到园东,天理流行在在同。方沼雨晴看跃鲤,层霄云净见飞鸿。春畦苗长随宜绿,晓树花开任意红。并育宣明情固适,还将此道细研穷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