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居赋

朝代:清朝|作者:姜再恒|

众山东走而北拆,中作土谷。

高者为山,高不过十仞。

下者为坂,广不过百尺。

流者为川,不过滥觞。

汇者为池,不过污渎。

因岩为台,望不过数十里。

因树为榭,荫不过数十人。

果则不过桃李杏樱枣栗海松来禽之品,菜则不过葱蒜芥韭莴苣蔓菁萝葍之伦。

花卉则不过牧丹芍药蔷薇海棠蘼芜女英之属,树木则不过松柏柞栎榛楛樗槐黄杨杨柳之俦。

其旱田则石溜而下湿,其水田则沙砾而高燥。

论其地势,则高下不等而丘坑相连。

语其土毛,则风霜早至而草木未遂。

盖亦山中之穷处,荒野之废地。

然而神护鬼呵,天悭地秘。

以待吾祖而畀之者,夫岂偶然而已哉。

惟吾家之上世,亦簪缨之旧族。

始高氏之中叶,暨圣朝之隆赫。

纷名德之相望,历千祀而翼翼。

逮崇祯之末载,值胡马之南牧。

窘天步于孤城,有播迁于吾祖。

遵南纪而栖遑,宅岭峤而以处。

初非有意于择取,末乃得全于乱离。

地何嫌于穷僻,命可保于时危。

及孤蒙而三世,即新居而旧土。

实分定其何逃,安所遇而莫去尔。

其连山南峙,源泉北走。

结屋背南,置门面北。

背南避明,面北拱极。

是岂有意,地势之即尔。

其白云绕室,青松围壁。

朝饭赤米满掬,暮炊青菜一束。

冬裘恒弊,夏葛不完。

石径长茂,岩扉常关。

拂石而枕,掬泉而嗽。

足不践于危机,心不撄于外慕。

既无荣而无辱,亦何思而何虑。

此即山居之大致也,春则芳草秾郁。

百花烂熳,群鸟和鸣。

迟日丽天,夏则绿阴交映。

薰风微凉,濯发寒泉。

截麦东冈,秋则白露为霜。

菊英芳菲,鸿雁南征。

明月扬辉,冬则北风雨雪。

万木萧瑟,塞户深坐。

拥炉抱膝,此则山居四时之兴寄也。

若乃策丹藜而陟高,涤烦襟而迥眺。

其东则华山近耸,中尾远峙。

琵琶中起,岩洞嵚磈。

石腹孔开,方圆彻底。

风乍至而气戛,中自应而外鸣。

鼓天然之丝桐,发地籁之正声。

恍广乐之馀响,播大壑之高岑。

嗟师旷之已殁,听孰聪于审音。

其外沧溟,浩无涯津。

一苇所如,足蹑天根。

其南则礼乐连绵,清凉崔嵬。

洛水中断,南流湝湝。

温其如玉,君子攸居。

允矣君子,粹如纯如。

讲诵犹在,正学克绍。

其西则文山嵂崒,草葛逶迤。

小白远拥,限隔东西。

竹溪井畔,存文成之墟。

金山岩边,藏文简之胎。

或扶植正道,奖诱末学。

或黼黻王猷,极践危机。

志士之所尚慕,仁人之所伤悲。

近有青岩水石,乃是忠定旧宅。

当年抗节,后世祠屋。

竹峤北距,汉水西溆。

望极浦兮延伫,思美人兮何许。

心怊怅兮不忍返,涕泣零兮如雨。

其北则芍药雄盘,横亘南北。

周遭八百馀里,跨接日域。

金台万丈,银圹千尺。

层峦绝巘,危峰重重。

黄池中汇,龙渊傍汹。

鸟道内通,穿川外泄。

材木秦陇,黄肠之富。

货宝上党,人蔘之别。

钟乳永川之穴,当归西蜀之窟。

虎豹麋鹿之皮,岁输北燕之币。

赤鹰黑鹘之俊,年塞南倭之责。

此其大略,馀不可殚记。

此则山居眺望之真趣也,然而四时之景。

随时迁变,眺望之趣。

因境异观,因境而改其观。

则观亦有术,因时而处其变。

则变岂难处,然而昏淫佛号。

久污名山云水之乡,绀园招提。

式多前贤俎豆之所,君子所深叹。

有识所深忿者也,是故君子正经而已矣。

经正则庶民兴,庶民兴则邪说辟。

此遏人欲存天理,内修外攘之极功也。

可不务欤,然而德非孔孟。

学非程朱,顾内修之不暇。

何外攘之敢图,不如退修吾初服。

赖天之灵,进锱铢尔。

其净扫一室,静坐一榻。

痴儿执卷,

注释

1. 出处: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一

2. 安文成裕旧井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大明寺壁语唐朝·不详一人堂堂,二曜同光。泉深尺一,点去冰傍。二人相连,不欠一边。三梁四柱烈火然,除却双勾两日全。
  • 2.《渔父·波平如砥小舟轻元朝·吴瓘波平如砥小舟轻。托得纶竿寄此身。忘世恋,乐平生。不识公侯有姓名。
  • 3.《宋朝·俞仲昌白云来去本无踪,占定仙山四六峰。
  • 4.《送黄泰泉之江西明朝·王渐逵短篷疏雨共船窗,水为离人夜送淙。白日浮云连北阙,清秋晴黛过西江。文章王勃虚前阁,风土扬州亦故邦。此后应怜重回首,洛澄孤影对银缸。
  • 5.《和茅孝若试明朝·汪道会昔闻神农辨茶味,功调五脏能益思。北人重酪不重茶,遂令齿颊饶膻气。江东顾渚夙擅名,会稽灵荈称日铸。松萝晚岁出吾乡,几与虎丘争市利。评者往往最吴兴,清虚淡穆有幽致。...
朝鲜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