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泉纪

朝代:清朝|作者:施钰|

火燄山之麓,水石生于谷。

遇旱水不枯,悬厓挂飞瀑。

源头有火泉,泉达火亦然。

涓涓炎炎聚,赫濯但无烟。

燄或升数尺,风扇火铄石。

石泐黝而坚,焦土磺气炙。

投木火猝高,烟起如焚膏。

奚堪调鼎鼐,只可涤氄毛。

我闻温泉天下有,又知火泉世界无。

夜光遍烛昼不熄,开台久已炫舆图。

五行本相生,亦有互相剋。

水火既同居,偏成此奇特。

太极分两仪,天地定位之。

山泽通其气,阴阳何差池。

古有甘泉赋,今见火泉窟。

蕞尔一台阳,怪事书咄咄。

土宇厚版章,番界搜未得。

尚有玲珑号玉山,晴明可望不可即。

注释

1. 出处:以「台大本」为底本,参考「文献本」。此又载林文龙《台湾诗录拾遗》。

2. 作者注:「在嘉义县界,地名赤堡,山曰龟仔头。」此诗又载林文龙《台湾诗录拾遗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中秋见月和子由宋朝·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,瑞光千丈生白毫。一杯未尽银阙涌,乱云脱坏如崩涛。谁为天公洗眸子,应费明河千斛水。遂令冷看世间人,照我湛然心不起。西南火星如弹丸,角尾奕奕苍龙蟠。...
  • 2.《寄题沈逸人故居明朝·朱灌甫修竹湘沅畔,会闻有避喧。叶香馀在户,翠影尚临轩。野日怅谁语,江云愁与繁。自君腾驾后,阒寂此丘樊。
  • 3.《夏日雨中明朝·李时勉黑云半空来,飞雨门前度。但闻啼鸟声,不辨云中树。
  • 4.《题姑嫂石·其一明朝·李正儒姑嫂名传几度春,崚嶒双石立河滨。心坚不动凌波步,涨猛难催砥柱身。万古烟云留粉黛,四时雨雪洗埃尘。丈夫不砺金石志,愧杀须眉世上人。
  • 5.《养生清朝·牛焘人生义愤最难平,休逞王郎剑气青。松柏何心能不老,神仙嗜酒怕常醒。任渠机灵终戕性,自古愚蒙转获龄。学得养生无异术,忘情一味胜庖丁。
施钰(1789~1850),字少相,一字霄上,号石房居士,原籍福建晋江,为施世榜七房孙。清嘉庆八年(1803)东渡来台,遂寄籍于竹堑。为章甫弟子,道光四年(1824)成岁贡,不仕,设教乡里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西渡,道光三十年(1850)卒于泉州北山别业。著有《台湾别录》二卷、《石房樵唱》四卷。  《台湾别录》刊行于道光二十八年(1848),乃泉州刻本。此书收录施钰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间(1841~1843)诗作,嘉庆二十一年(1816)及道光二十一年(1841)试艺二篇、杂作九篇。《台湾别录》原有两卷,现仅存卷二。目前可见有两版本,一部典藏于台大图书馆(简称「台大本」),另一部收存于施钰直系裔孙施继祖手中,后由杨绪贤整理刊印于《台湾文献》第二十八卷第二期(简称「文献本」)。兹以「台大本」为底本,参考「文献本」加以编校。至于道光三十年(1850)出版的《石房樵唱》,目前则尚未得见。(施懿琳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