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泉纪

朝代:清朝|作者:施钰|

火燄山之麓,水石生于谷。

遇旱水不枯,悬厓挂飞瀑。

源头有火泉,泉达火亦然。

涓涓炎炎聚,赫濯但无烟。

燄或升数尺,风扇火铄石。

石泐黝而坚,焦土磺气炙。

投木火猝高,烟起如焚膏。

奚堪调鼎鼐,只可涤氄毛。

我闻温泉天下有,又知火泉世界无。

夜光遍烛昼不熄,开台久已炫舆图。

五行本相生,亦有互相剋。

水火既同居,偏成此奇特。

太极分两仪,天地定位之。

山泽通其气,阴阳何差池。

古有甘泉赋,今见火泉窟。

蕞尔一台阳,怪事书咄咄。

土宇厚版章,番界搜未得。

尚有玲珑号玉山,晴明可望不可即。

注释

1. 出处:以「台大本」为底本,参考「文献本」。此又载林文龙《台湾诗录拾遗》。

2. 作者注:「在嘉义县界,地名赤堡,山曰龟仔头。」此诗又载林文龙《台湾诗录拾遗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宋朝·严粲秋篱霜露寒,独立尔良难。不作过时恨,从教耐久看。风流沾腊蕊,臭味忆骚兰。孤淡逢心赏,幽香故未阑。
  • 2.《落梅风元朝·郑廷玉他身丧在波涛内。名标在书传
  • 3.《崇祯四年秋月重葺三洲岩题壁·其一明朝·李逢升磴道巉岩叠几重,振身且上至人峰。浑无尺地千盘险,别有蓬莱一洞通。平草荒塘今李白,茂林丰草□桃红。愿天社稷万年秀,乐□云窝百世隆。
  • 4.《吴伯成明府招饮秦园同留仙天士清朝·王曰高天然山水地,点染作名园。树色干云秀,蛙声过雨繁。看花时坐石,待月更倾樽。我欲忘归去,桃源即此村。
  • 5.《天池寺明朝·沈樟窃栗猿雏戏法幢,天池中劈石门双。深山不是无灯火,解惜飞蛾夜触窗。
施钰(1789~1850),字少相,一字霄上,号石房居士,原籍福建晋江,为施世榜七房孙。清嘉庆八年(1803)东渡来台,遂寄籍于堑。为章甫弟子,道光四年(1824)成岁贡,不仕,设教乡里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西渡,道光三十年(1850)卒于泉州北山别业。著有《台湾别录》二卷、《石房樵唱》四卷。  《台湾别录》刊行于道光二十八年(1848),乃泉州刻本。此书收录施钰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间(1841~1843)诗作,嘉庆二十一年(1816)及道光二十一年(1841)试艺二篇、杂作九篇。《台湾别录》原有两卷,现仅存卷二。目前可见有两版本,一部典藏于台大图书馆(简称「台大本」),另一部收存于施钰直系裔孙施继祖手中,后由杨绪贤整理刊印于《台湾文献》第二十八卷第二期(简称「文献本」)。兹以「台大本」为底本,参考「文献本」加以编校。至于道光三十年(1850)出版的《石房樵唱》,目前则尚未得见。(施懿琳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