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台湾令高南卿司马鸿飞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查元鼎|

移治生韩地,初摅慕蔺怀。

萍踪方惜别,蓬岛又相偕。

逆旅叨分俸,冰衔喜晋阶。

天涯重聚首,樽酒话琴斋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:王《台阳话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

2. 此组诗收于《台南文化》,又载王松《台阳诗话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懒起吟宋朝·邵雍半记不记梦觉后,似愁无愁情倦时。拥衾侧卧未忺起,帘外落共撩乱飞。
  • 2.《渊明归来图元朝·尚野羲皇上人乡里儿,田园将芜非所思。楚声虽托绝怨怼,高情千古归来辞。归来忽复河山移,忠愤意切语益微。白云遥遥望不极,东篱旧菊西山薇。夷齐奚疑怨耶非,况乃貌此遗世姿。...
  • 3.《病中即事·其三宋朝·李彭初无勾漏为丹砂,何必青门始种瓜。口腹累人吾岂敢,深劳溪友饷鱼虾。
  • 4.《济上人求偈二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李珣骨已成丘垄,仲逊身犹占水云。扶策南来山满眼,实头乡话与谁论。
  • 5.《次邝敦仁新居韵明朝·吴琏连云高第甲诸村,有肯堂人意即欢。学足有徒来问易,租输无吏到敲门。葛巾藜杖香山老,鹤发庞眉四皓尊。惟报前庭频净扫,好开华宴庆添孙。
查元鼎(1804~?),字小白,浙江宁人,卒年不详,可能在光绪十二年(1886)前后。出身书香门第,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。元鼎善承家学,少有文名,道光末年游幕来台,当轴慕其名者屡屡争相延聘。但因个性耿介,懒于徵逐名利,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,不复停留。同治元年(1862),戴万生事起,查氏途中遇戴军被掳,后蒙林占梅等人营救得以脱险。事平后,遂侨寓堑,日以诗为乐。晚年遇益穷,而守益坚,著述不辍,颇受竹堑文人尊重,每逢潜园文酒盛会,辄推为盟主。诗歌之外,亦长于刻石,时人以之与擅长治竹的徐木丛并称,有「查石徐竹」的美誉。查氏诗歌以表达心境、反映时事、往来酬唱、课题咏物之作为多;虽然生活窘迫,面临困境,却往往能笑看人生,以丽句写愁,并托寓哲理,藉此消解心中不平之鸣,形成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。平生诗作于戴案时遭焚殆尽;晚年所作,集为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家贫未能剞劂于世,唯旧稿已佚,今日所见不全。日治时期,《台湾文艺丛志》及《台湾诗报》,曾刊载其诗篇若干,皆许其作必传。此外,林维丞《沧海拾遗》、王松《台阳诗话续编》以及民国五十五年(1966)黄典权于《台南文化》八卷二期所刊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皆著录若干,或有损益,可相增补。以下所录查氏诗作,主要汇辑上述各项资料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