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杨又溪贰尹可大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查元鼎|

君当为世用,我本不求知。

作客来瀛屿,相逢读好诗。

时艰心益壮,语伟格多奇。

啸傲凌沧海,休嫌出处迟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:吴幅员《台湾钞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

2. 此组诗收于《台湾诗报》,又载吴幅员《台湾诗钞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归燕诗唐朝·张九龄 海燕岁微渺,乘春亦暂来。岂知泥滓贱,只见玉堂开。绣户时双入,华堂日几回。无心与物竞,鹰隼莫相猜。
  • 2.《梅林分韵得爱字宋朝·吕及之去城十里南郊外,突兀老梅馀十辈。玉雪为骨冰为魂,气象不与凡木对。我来穷冬烟雨晦,把酒从公对公酹。人言此实升庙堂,埋没荒村今几岁。清芳不为无人改,捐弃何妨本根在。...
  • 3.《仲焕雪中见过因留小酌宋朝·许景衡阳复日虽长,岁暮气犹惨。马曹縻管库,兀坐长战颔。岂无红垆炭,欲取终不敢。亦有兵厨酒,只指弗容染。蹉跎为禄仕,黾勉从吏检。晨趋析毫分,暮色俄黯黮。天公复衒巧,六出...
  • 4.《仙吕赏花时元朝·郑廷玉也曾将释典儒宗细讲习。无非是积善脩心为第一。则俺这家豪富祖先积。他为甚施仁布德。也则要博一个孝子和贤妻。
  • 5.《望峄山明朝·李觉斯秀色分齐鲁,高峰表岱宗。秦碑如尚在,欲破白云封。
查元鼎(1804~?),字小白,浙江海宁人,卒年不详,可能在光绪十二年(1886)前后。出身书香门第,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。元鼎善承家学,少有文名,道光末年游幕来台,当轴慕其名者屡屡争相延聘。但因个性耿介,懒于徵逐名利,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,不复停留。同治元年(1862),戴万生事起,查氏途中遇戴军被掳,后蒙林占梅等人营救得以脱险。事平后,遂侨寓竹堑,日以诗为乐。晚年遇益穷,而守益坚,著述不辍,颇受竹堑文人尊重,每逢潜园文酒盛会,辄推为盟主。诗歌之外,亦长于刻石,时人以之与擅长治竹的徐木丛并称,有「查石徐竹」的美誉。查氏诗歌以表达心境、反映时事、往来酬唱、课题咏物之作为多;虽然生活窘迫,面临困境,却往往能笑看人生,以丽句写愁,并托寓哲理,藉此消解心中不平之鸣,形成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。平生诗作于戴案时遭焚殆尽;晚年所作,集为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家贫未能剞劂于世,唯旧稿已佚,今日所见不全。日治时期,《台湾文艺丛志》及《台湾诗报》,曾刊载其诗篇若干,皆许其作必传。此外,林维丞《沧海拾遗》、王松《台阳诗话续编》以及民国五十五年(1966)黄典权于《台南文化》八卷二期所刊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皆著录若干,或有损益,可相增补。以下所录查氏诗作,主要汇辑上述各项资料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