癸丑﹙1853﹚元日试笔

朝代:清朝|作者:查元鼎|

苏轼牛僧孺,命皆磨蝎阨。

右军序兰亭,选楼轶其迹。

光阴过客过,我今年半百。

非知伯玉非,枉寻而直尺。

海外作豪游,举家同泛宅。

长守太常斋,骨相管城瘠。

癸尊一例倾,丑阴自古积。

吉利书王正,院宇春风窄。

老母倚闾望,负米非良策。

合唱大刀环,欢承菽水适。

注释

1. 押陌韵 出处:吴幅员《台湾钞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

2. 此组诗收于《台南文化》,又载吴幅员《台湾诗钞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满朝欢·花隔铜壶宋朝·柳永 花隔铜壶,露晞金掌,都门十二清晓。帝里风光烂漫,偏爱春杪。烟轻昼永,引莺啭上林,鱼游灵沼。巷陌乍晴,香尘染惹,垂杨芳草。 因念秦楼彩凤,楚观朝云,往昔曾迷歌笑...
  • 2.《符凤引谶唐朝·不详黑衣神孙披天裳。
  • 3.《戏赠弹筝小妓宋朝·洪朋小鬟弹啄木,写出林间曲。空闻剥啄声,虚堂耿华烛。
  • 4.《江郊亭新成赋诗二十三韵宋朝·杨咸亨蜀江千里东南倾,峡门横锁千丈鲸。吴帆蜀楫过如织,府主四海皆弟兄。城西门前二十里,客去当送来当迎。藤梢橘刺密无路,短亭四壁荒榛荆。春风淡沱酌客处,我陪后乘同郊行。...
  • 5.《还丹复命篇·其三·五言十六首宋朝·薛道光此事诚难测,贤愚总不分。雀应非凤类,马不入羊群。㹀产都三百,乾坤共一斤。巡行十二路,赤脚猛将军。
查元鼎(1804~?),字小白,浙江海宁人,卒年不详,可能在光绪十二年(1886)前后。出身书香门第,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。元鼎善承家学,少有文名,道光末年游幕来台,当轴慕其名者屡屡争相延聘。但因个性耿介,懒于徵逐名利,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,不复停留。同治元年(1862),戴万生事起,查氏途中遇戴军被掳,后蒙林占梅等人营救得以脱险。事平后,遂侨寓竹堑,日以诗为乐。晚年遇益穷,而守益坚,著述不辍,颇受竹堑文人尊重,每逢潜园文酒盛会,辄推为盟主。诗歌之外,亦长于刻石,时人以之与擅长治竹的徐木丛并称,有「查石徐竹」的美誉。查氏诗歌以表达心境、反映时事、往来酬唱、课题咏物之作为多;虽然生活窘迫,面临困境,却往往能笑看人生,以丽句写愁,并托寓哲理,藉此消解心中不平之鸣,形成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。平生诗作于戴案时遭焚殆尽;晚年所作,集为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家贫未能剞劂于世,唯旧稿已佚,今日所见不全。日治时期,《台湾文艺丛志》及《台湾诗报》,曾刊载其诗篇若干,皆许其作必传。此外,林维丞《沧海拾遗》、王松《台阳诗话续编》以及民国五十五年(1966)黄典权于《台南文化》八卷二期所刊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皆著录若干,或有损益,可相增补。以下所录查氏诗作,主要汇辑上述各项资料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