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歌九十八首·其十七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晓鬓鬅忪懒不梳,忽听人说是南徐。
手中明镜抛船上,半揭篷窗看打鱼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南漪堂宋朝·沈遘山绕湖堂寺绕山,平生愿向此中闲。青云白水相浮荡,野客高僧独往还。少年自嫌轩冕累,因循将恐鬓须斑。南漪最是逍遥地,且挹清波濯愧颜。
  • 2.《送欧时振还姑苏二首·其二明朝·石宝茫茫衰柳接平原,不许离人不黯魂。日月如流行役倦,定知何处协篪埙。
  • 3.《海珠·其一明朝·杜渐息偃频来借上方,晓瞻晴旭捧扶桑。烟消黛色横明镜,风漾波光上画廊。海阔直疑天地小,僧閒真觉世人忙。生平自此尘襟涤,愿友山间白石羊。
  • 4.《奉诏增修皇舆表院中即事次韵顾书宣前辈·其一清朝·王式丹瀛洲亭畔静阶除,匼匝槐枝亚碧虚。池面轻风迎散帙,檐牙初日照幡书。共知定本推前辈,未敢传钞付小胥。东观从容参典校,騊駼载笔愧庸疏。
  • 5.《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·其六明朝·沈光文非仅谋衣食,人閒心却忙。声联随地义,力任一身纲。无憾敢言敝,加餐尚乏粮。将何消旅夜,薄酒胜茶汤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