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暑感咏

朝代:清朝|作者:洪繻|

盛夏汗交流,苦乏盘旋地。

有如乱世中,又逢毛鸷吏。

炎日当熏蒸,苛政方穷治。

酷吏与酷暑,古今同一致。

暴敛及横徵,民生无馀利。

长此炭火中,万无薰风被。

寝处尘埃氛,遍身皆垢腻。

洗沐不自由,有若生芒刺。

人事与天时,何处堪趋避!

恨无摩天翮,凌空生六翅!

今日入疏林,飒飒新凉至。

时鸟鸣一声,山川滋妩媚。

豁然忘三伏,真觉触百忌!

但是酷暑驱,末由苛政閟。

居士清凉身,尚未释倒置。

四体虽暂纾,惨惨在心志!

会须求桃源,人寰撒手弃。

逍遥出九天,俯视江山异。

注释

1. 押寘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泾溪宋朝·蒋之奇荡漾溪沙深浅间,群山回抱翠连环。扁舟便欲乘流去,直下山门六刺滩。
  • 2.《怀夷陵夫子明朝·申佳允盍簪秋合愧鱼鱼,孤影萧萧断续初。吾道一时挥麈夜,春风十载草玄闾。纫兰香满悬明月,萍梗霜殷忆野渠。頫首舂陵江树碧,笈书缥缈欲踌躇。
  • 3.《次韵答兄明朝·石宝深秋一雁惜离乡,排恨宁论字短长。夜月待诗当面白,寒空蘸酒逼人苍。极知坚木原多节,自觉幽兰不改芳。千里书回双剑合,壮怀谁受泪浪浪。
  • 4.《古宫怨明朝·朱纯浓妆耀日罗帏晓,鸦髻盘云金凤小。脂光一面恼人红,长恨海棠娇艳少。绣被重重覆锦茵,麝脐龙恼香氤氲。蜀弦新调作莺语,金莲频候羊车尘。秋风吹散填河鹊,深情竟负良宵约。...
  • 5.《登黄鹤楼步韵明朝·吴廷举矶头往岁曾漂泊,恍惚层空舞孤鹤①。皇华照眼今登楼②,步屧轩昂意开廓③。主人本属杜陵豪④,玉壶载酒青丝络⑤。鄂渚城中十万家,望我如在通明阁⑥。峻极于天祝融峰⑦,焕...
洪繻(1866~1928),本名攀桂,学名一枝,字樵。台湾沦日后,取《汉书‧终军传》「弃繻生」之说,改名繻,字弃生。清彰化鹿港人,原籍福建南安,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,遂家焉。少习举业,光绪十七年(1891)以案首入泮。十九年(1893)乡试不中。乙未(1895)割台之役,与丘逢甲、许肇清等同倡抗战,任中路筹饷局委员。台湾民主国瓦解后,绝意仕进,潜心于古文辞。由于身居弃地,洪繻采取「不妥协、不合作」的应世态度,以遗民终其身。他坚不剪辫,拒著洋服,拒说日语,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,诗文皆以干支纪年,以示不忘故国。内容多系三台掌故,自清末政治措施,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,日人横暴之状,民生疾苦之深,一一垂诸篇章,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。

张光岳谓洪繻诗,先学唐诗,以求诗格高古;继而上窥汉、魏,再学于宋、元、明、清,以臻高雅古朴之境。胥端甫谓其「感愤时事诗中,评时论古诸作,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。」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,博闻笃学,抱朴守贞,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。〖参考胥端甫编辑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;杨萍《台湾史上的人物》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81年5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;程玉凰《嶙峋志节一书生: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》,台北:国史馆,1997年5月。
〗洪繻著作包含诗歌、骈文、古文、试帖时文四类文体,皆冠以「寄斋」之名,有《诗集》、《八州诗草》、《试帖诗集》、《词集》、《诗话》、《骈文稿》、《古文集》、《函札》、《制义文集》、《八州游记》、《瀛偕亡记》、《中西战纪》、《中东战纪》、《时事三字经》,约百馀卷,一百八十馀万字。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〖胥端甫编辑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70年。
〗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,重加整编标点,排印为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〖林文龙点校,南投:台湾省文献委员会,1993年。
〗。今以成文出版社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所收《寄鹤斋诗集》为底本〖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:(1)《谑蹻集》七卷,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。(2)《披晞集》七卷,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。(3)《枯烂集》九卷,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。(4)《壮悔馀集》,为香奁诗,为1897年之作。(5)《八州诗草》五卷,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。(6)《诗集补遗》,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。(7)《试帖诗集》,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。
〗,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〖编者按:洪小如所藏抄本含《谑蹻集》七卷,《披晞集》六卷(缺卷五),《枯烂集》九卷。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。
〗、洪繻自编出版的《寄鹤斋诗矕》〖《寄鹤斋诗矕》,南投:南投活印社,1917年。此书洪繻自编自印,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,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。
〗,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,以及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台湾诗荟》等所载之诗作,辑录编校。(吴福助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