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杂诗和林石田·吟身春共瘦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吟身春共瘦,独立望江亭。
越水荒荒白,吴山了了青。
军降欣解甲,民喜罢抽丁。
拍碎阑干曲,吞声血泪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九日闲居晋朝·陶渊明余闲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由,空服九华,寄怀于言。世短意常多,斯人乐久生。日月依辰至,举俗爱其名。露凄暄风息,气澈天象明。往燕无遗影,来雁有馀声。酒...
  • 2.《菩萨蛮·秋闺清朝·徐灿西风几弄冰肌彻,玲珑晶枕愁双设。时节是重阳,菊花牵恨长。鱼书经岁绝,烛泪流残月。梦也不分明,远山云乱横。
  • 3.《题宋徽宗潇湘鸲鹆图明朝·吕渊御墨淋漓玉数枝,画图潇洒使人悲。春风鸲鹆湘江景,不似龙沙夜雪时。
  • 4.《山居杂咏·其二明朝·李云龙山头凉雨过,一夜溪声急。向晓下藤床,开门飞泉入。
  • 5.《春日新晴山行明朝·汪坦细雨弥旬久,东风喜乍晴。鹃啼松叶紫,雉雊麦苗青。日堕云间影,泉流石上声。生憎蕉叶醉,不挂一钱行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