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台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草没高台凤不游,大江日夜自东流。
齐梁地废鸦千树,王谢家空蚁一丘。
骑马僧争淮口渡,捕鱼人据石头洲。
玉箫声断悲风起,不见长安李白愁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再次韵·其四元朝·陈镒凉气渐凄肃,吟风黄叶鸣。闲庭多雨积,秋草与阶平。久为伤时乱,都忘玩物情。儒官粗堪守,勇爵是浮荣。
  • 2.《和良知诗明朝·王畿古来学易有宣尼,读罢韦编更不迷。两画乾坤无一字,纷纷著象转增疑。
  • 3.《自荆郡回将至襄阳有作清朝·尹会一秋山雨过净朝晖,马上临风意气飞。荆楚岁时亲阅历,襄阳父老望旋归。重寻讲院琴书静,懒上公堂讼狱稀。不似代庖多错节,吏民何事更相违。
  • 4.《竹隐元朝·薛明道风日萧然掩荜门,竹深几辈长儿孙。閒中拾箨冠堪制,宽处行根笋易繁。解带水边栖绿影,科头林下倒清尊。为园自喜初衣遂,遮断尘情不用论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