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歌九十八首·其四十四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篷窗倚坐酒微酣,淮水无波似蔚蓝。
双橹咿哑摇不住,望中犹自是江南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句·其一宋朝·李正民黄树性坚正,枝叶已刚愿。三十六旬久,增生才方寸。今何成修林,左右映霞蔓。良材岂一二,所期在不钝。
  • 2.《别闾丘诸公之临安宋朝·周孚久耽笔砚弃犁锄,石友申申或骂予。涉世何殊枕中梦,误人今信案头书。不堪秋菊彫荒径,欲趁春帆返敝庐。回首交游幸无辱,蒯缑虽短不弹鱼。
  • 3.《自谢宋朝·彭汝砺瘠田历水旱,畎亩多荒芜。良农为锄耰,不岁成膏腴。瘦木僵风雪,枝干皆蟠迂。良工试刻斲,不日成盘盂。在人虽不肖,蒙教当自殊。重念贱子庸,仅同流俗愚。学不达本原,行行...
  • 4.《题浑沦庵元朝·虞堪龙虎山中看月高,静无天籁绝纤毫。浑沦消息谁知得,夜半吹笙醉碧桃。
  • 5.《邸舍立秋·其二明朝·沈守正盻盻望秋至,今宵梦亦秋。鹊衔蝉噪急,云带汉光流。有酒难独醉,无人堪说愁。如何不归去,闲老荻花洲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