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干墓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卫州三十里,荒墩草无数。
忽听路人言,此葬比干处。
下马拊石碑,三叹不能去。
斐然成歌章,聊书墓头树。
我吊比干心,不吊比干墓。
世间贤与愚,同尽成黄土。
斯人亦人尔,千千万万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浪淘沙令·晓日掠轻云宋朝·侯寘晓日掠轻云。霜瓦鳞鳞。六朝山色俨如新。家在洞庭南畔住,身在江滨。华发照乌巾。无意寻春。空将两袖拂飞尘。可惜梅花开近路,恼尽行人。
  • 2.《红芍药明朝·王錂出言语直恁欺人。想着我宠冠臣邻。我屈指朝中半从顺。怪伊行敢相矛盾。外末:我祇将忠义存。向权门怎生卑逊。况复是同袍合簪。又何妨语言厮挺。
  • 3.《示政敕二子明朝·祁顺诗礼相传在鲤庭,儒家元不羡金籯。人言幼小须勤学,况尔如今渐长成。
  • 4.《寄李元善时元善为广西大参·其二明朝·吴琏得入青山便掩扉,半因衰病半狂痴。人前不尽三分话,酒后空哦几句诗。膝下彩衣娱老母,案头黄卷付诸儿。扣门有客来相问,万事摇头说不知。
  • 5.《古从军行明朝·沈鍊从军本为报国恩,跨马出游古塞门。召募三河忠义士,一日团结如云屯。男儿从来通六艺,不分尘沙杂边骑。剑磨流出射斗光,赋成常有凌云气。军中多少豪侠徒,相共饮酒歌且呼。...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