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·六馆风流不可寻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六馆风流不可寻,形骸土木泪痕深。
有时咄咄空书字,俗子宁知我辈心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马伏波宋朝·密璹可叹迂疏一老翁,岂堪床下拜梁松。明珠薏苡犹难辨,万里争教论杜龙。
  • 2.《初闻鹤唳宋朝·沈辽海天寥寥禾黍秋,人籁已息烟雾收。数声鹤唳草堂静,何苦更向咸阳游。
  • 3.《送师川还龙舒宋朝·洪刍灊岳西山各滞留,江头相遇话神州。送君归去还为客,破涕成欢转复愁。明日东湖人已散,朝云南浦水空流。郎官好在能乘兴,准拟归骢踏素秋。
  • 4.《搅筝琶元朝·张观光咱须是关亲意。也索要顾兵机。官
  • 5.《过兰溪投赠胡元瑞兼柬王元美先生明朝·佘翔十载交游冷,新从縠水过。上书违北阙,讲道老西河。病久青云薄,愁深白发多。郢人今已矣,雪调向谁歌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