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定府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郡楼着眼蜀天宽,分得巴江水一湾。
大小峨眉相对立,梨花山接海棠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寿张和滑益之宋朝·张子羽理发秋庭趁夕阳,静中谁可共传觞。云横故国三年别,水绕孤村六月凉。病眼只贪书味永,渴心频梦橘奴香。鱼山早有终焉计,少日应容解印章。
  • 2.《送汪彦章之宜兴宋朝·李正民春江渺渺草芊芊,晓色晴岚映客船。结绶相先真偶尔,盍簪易失故依然。获麟笔削闲中断,吐凤文词海外传。行李同途不同发,消魂回首各风烟。
  • 3.《丈亭渡阻风宋朝·高鹏飞捲地西风翻巨浪,小舟仍泊夜来湾。行沽携榼虽无酒,卧看开篷幸有山。原草正肥黄犊饱,汀蘋未老白鸥閒。平生遇险须知止,眼对江神一解颜。
  • 4.《菜诗元朝·郑芳叔粱肉人间梦寐空,坐间犹得诵涪翁。一箪乐意齑盐足,五亩生涯菽粟同。剪韭未能忘夜雨,思莼岂必待秋风。但知不厌其中味,日有春生老圃中。
  • 5.《流水曲明朝·李时勉沧江无日夜,脉脉向东注。曲岸多洑流,好为操舟渡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