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大王无起日,草木尽伤悲。
生在太平世,死当离乱时。
南冠流远路,北面幸全尸。
旧客行霜霰,呼天泪湿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好事近·分手柳花天清朝·陈维崧分手柳花天,雪向晴窗飘落。转眼葵肌初绣,又红欹栏角。别来世事一番新,只吾徒犹昨。话到英雄失路,忽凉风索索。
  • 2.《次韵徐使君观刈禾宴集二首·其一宋朝·洪朋闻道秋成好,家家足釜钟。玉山禾已刈,石臼粟还舂。问俗宁同乐,行厨得屡供。使君楼百尺,未许对元龙。
  • 3.《寄怀张百淇明朝·王邦畿闭门岑寂甚,高望寄遐思。短棹从轻别,长吟到此时。荷香圆有影,桐树直无枝。一试听鸣鹤,林中子和之。
  • 4.《孔颜画像宋朝·许景衡亭亭一气自浑沦,蔼蔼和风与庆云。画手千年聊写似,岂知天未丧斯文。
  • 5.《贫居自述·其八十一明朝·李孔修乱盖芦花屋数椽,幽栖应不近人烟。光笼翠柳寒潮月,香锁红梅古洞天。漫火扇风烹茗灶,密茅疏雨钓鱼船。花间若有渔郎见,疑是秦时避世仙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