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·黄帽催人急放舟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黄帽催人急放舟,荻花枫叶共飕飕。
天公作恶云翻手,河伯为妖风打头。
接翅野鸦围古堞,断行孤雁落中州。
吴山只隔淮山路,江北江南处处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招题院静照堂宋朝·牟景先金色成千界,毫光独万缘。堂名斯拟象,法眼示通圆。座踞轩楹内,明观善恶前。吾当除滞见,清信奉周旋。
  • 2.《游虞山八咏·其七·兴福寺清朝·方仁渊郁郁破山寺,琳宫入翠微。暮烟迷竹径,新燕叩禅扉。谷静鸟栖少,春深客到稀。归途趁晚色,落日照征衣。
  • 3.《大泉洞宋朝·蒋之奇涓涓石含泉,扁舟过其下。大旱日望尔,神功一飞洒。
  • 4.《咏丝瓜宋朝·赵梅隐黄花褪束绿身长,白结丝包困晓霜。虚瘦得来成一捻,刚偎人面染脂香。
  • 5.《竹亭卧雨明朝·伍瑞隆偃仰听丛篁,清虚思独长。忽惊花外雨,来到竹间床。滴翠侵衣湿,牵风捲簟凉。不须陶靖节,吾已到羲皇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