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枝歌十首·柘枝舞罢竹枝歌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柘枝舞罢竹枝歌,风烛须臾奈尔何。
马玉池中鸿雁密,定王台上骆驼多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病起夜坐二首·其一元朝·陈镒独坐寒窗夜,深炉火欲灰。无穷身外事,都逐雨声来。
  • 2.《偈颂一一二首·其一百十一宋朝·释清远暂下莲峰轻屈指,光阴倏尔又三年。虽然不隔丝毫许,争似躬亲到座前。
  • 3.《题珍溪朱南凤书院明朝·朱谏雁荡诸峰尽向西,芙蓉水落到珍溪。琼枝玉树连书屋,白石清泉带柳堤。雨过杏川看犊饮,春深草阁听莺啼。眼前即是神仙地,何必桃源更问蹊。
  • 4.《将进酒明朝·佘光裕春风瑶席珍羞罗,满堂宾客冠峨峨。酒满琼卮泛绿波,徘徊一笑衰颜酡。劝君进酒莫蹉跎,百代光阴转掷梭。对镜忽惊鬓发疏,朝如青丝暮已皤。君不见阿房插天高崖峨,金楼锦殿皆...
  • 5.《客中雨夜明朝·何巩道雨积苔痕径尽青,无穷花片落红亭。帘垂曲槛愁时倚,风入孤琴静里听。独醉远廊吟旧句,乍晴临水数疏星。人生踪迹知何定,不在天涯亦似萍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