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枝歌十首·湘南湘北蕙花开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湘南湘北蕙花开,树头树底猨乱哀。
云巢九疑虞帝庙,雨昏三峡楚王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宋朝·葛道人百啭已休莺哺子,三眠初罢柳飞花。
  • 2.《拟古·其九元朝·刘绍大道日昭昭,物情无所遁。圆方奠高下,布指知尺寸。天经孰能昧,挠我澄源溷。心出妖孽生,焦灼自成困。廓尔保灵台,兼山吾止艮。
  • 3.《晚归太极山房明朝·左文彖东郭驰驱辏晚烟,杖藜扶入碧云巅。烧秋落日村边树,映水纤霞雨后天。石磴苔深人迹少,松巢云冷鹤飞旋。茶馀枕藉如茵草,新月疏林噪暮蝉。
  • 4.《杂咏明朝·何准道伏波铜柱草离离,控扼南交事已违。廉吏不劳珠自返,逐臣无计雁同归。峰开一镜云间出,日落灵钟海上飞。遥忆画山烟雨后,千林苍翠点轻衣。
  • 5.《赠林双峰明朝·吴鹏天马桥东宅,高人旧隐居。开轩延素月,灌药引通渠。径满陶潜菊,家传伏氏书。有时叨客至,自钓锦川鱼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