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锦城满目是烟花,处处红楼卖酒家。
坐看浮云横玉垒,行观流水盪金沙。
巴童栈道骑高马,蜀卒城门射老鸦。
见说近来多咨跖,夜深战鼓不停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怨别唐朝·孟郊飒飒秋风生,愁人怨离别。含情两相向,欲语气先咽。心曲千万端,悲来却难说。别后唯所思,天涯共明月。
  • 2.《桂树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高干丛丛起,修枝袅袅垂。个中清隐意,不令小山知。
  • 3.《呈郡寮·其三宋朝·杨灏寒烟淡淡水茫茫,六代才如一梦长。风月何尝异今古,江山不管有兴亡。豪华事往人安在,歌舞台倾径就荒。陈迹依然无处问,野花幽草自芬芳。
  • 4.《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·其三·鸡背平盗明朝·祁顺深深鸡背山,远在安庄南。昔时黑白丸,复见偷儿探。都台务除恶,机略诚饱谙。戮鲸更驱鳄,无使仍淹涵。渤人卖刀剑,安得专美谈。
  • 5.《送黄博士赴曲江明朝·沈鍊闻君岭表去,八桂动征鞍。迢递行千里,辛勤为一官。青云流绮席,杲日上朱纨。奉檄非无喜,功名在杏坛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