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开先老子万一山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庐山五老,招我此行。
我琴不鼓,无亏无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沁园春·其二宋朝·丘崇匏系弥年,江北江南,羡君去来。笑山横南浦,朝来爽致,文书堆案,胸次生埃。放旷如君,拘縻如我,试问人生谁乐哉。真难学,是得留且住,欲去须回。何时竹屋茅斋。去相傍为...
  • 2.《松阳感事元朝·陈镒长松县里客重来,旧上层楼安在哉。天地无情经丧乱,溪山有恨起尘埃。故人半已归黄壤,遗业多怜长绿苔。寂寞湖南烟色晚,坏垣惟见枳花开。
  • 3.《冯仁夫木石图元朝·张仲深老树抟风泣瘦螭,石棱霜剥玉差差。岁寒虽倚空山底,自是岩廊柱石姿。
  • 4.《哭相思明朝·叶宪祖净:出门不必苦迟疑。生:得失从来未可期。旦:一举首登龙虎榜。十年身到凤皇池。
  • 5.《楼桑先主庙明朝·沈自邠赤伏符难再,三分志未伸。江山千古恨,祠庙百年新。事业归龙战,飞扬忆虎臣。枯桑非旧日,洒泪向南旻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