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徐雪江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十载高居白玉堂,陈情一表乞还乡。
孤云落日渡辽水,匹马西风上太行。
行橐尚留官里俸,赐衣犹带御前香。
只今对客难为答,千古中原话柄长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宜春盘龙寺元朝·吴当岩峰三十六盘通,塔殿高低翠谷中。传法有宗僧业白,安身无语佛灯红。松杉种得云千本,泉瀑飞来雪半空。最喜老龙泓下卧,肯将霖雨致年丰。
  • 2.《普照院宋朝·李浙青山绕屋蓝光重,流水冲阶碧藓滋。独坐午窗谁晤语,鹧鸪声里竹阴移。
  • 3.《登岱宗观海行明朝·王士性泰岱山头一片石,影落沧溟浸空碧。鸟道扪星十八盘,峭壁回飙四万尺。鸡鸣赤日升扶桑,日观峰高海水黄。徂徕梁父倒地伏,咫尺颢气摩穹苍。金书玉匣秋烟里,七十二君呼不起。...
  • 4.《漫兴·其一明朝·李坚(贞夫)离离原上花,灼灼开新枝。采之簪满头,诚可媚芳姿。纷纷谁家子,竞取争妍奇。我欲往效之,濡露恐沾衣。衣沾固足惜,妍奇将安为。
  • 5.《椰子明朝·沈光文壳内凝肪径寸浮,番人有法制为油。穷民买向灯檠用,祇为芝麻岁不收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