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人贺杨仆射致政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莲府公卿拜后尘,手持优诏挂朱轮。
从军幕下三千客,闻礼庭中七十人。
饰帐丽词推北巷,画堂清乐掩南邻。
岂同王谢山阴会,空叙流杯醉暮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寄庭佐弟·其一宋朝·彭汝砺愿我今黄发,嗟君亦白头。读书少不竞,从士老堪羞。陋巷曷其乐,首阳何所求。一廛如好在,聊欲与君谋。
  • 2.《秋半宋朝·黄希旦晚吹生丛竹,凄凉又半秋。年华惊倏忽,人事觉淹留。林噪残蝉急,山光暮雨收。登临将眺望,烟雾闭层楼。
  • 3.《立家明朝·叶太叔风霜头尽白,早晚眼生花。海内空为客,山中别立家。雪飘念东郭,鲲动想南华。乐处今才得,从兹勿叹嗟。
  • 4.《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·其一明朝·李孙宸留滞金门未儗回,旅怀聊得附衔杯。音书南国秋仍阻,爽气西山客共来。可有鹊桥兹夕渡,空怜砧杵万家催。饶他乞尽天孙巧,懒拙都无河汉媒。
  • 5.《杂诗·其二明朝·沈守正清歌可听不可亲,玉颜时时含薄嗔。如珠细吐珊瑚唇,一字三刻停梁尘。少年黄金贱于土,怀袖经年谁敢陈。多情正在娇痴处,四坐逢迎愁杀人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