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徐雪江即事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万里起青烟,旌旗若涌泉。
国家开气数,陵谷见推迁。
避难浑无地,偷生赖有天。
夜来闻大母,已自纳降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偈·其三唐朝·慧忠形容虽变道常存,混俗心源亦不昏。试读善财巡礼偈,当时岂例是沙门。
  • 2.《和元叔秋怀宋朝·李正民陇头飞浮云,山色时隐蔽。曦驭转层霄,渐减炎歊炽。商飙折蒲苇,清露泣兰蕙。梁燕话归期,塞鸿怀远志。畸人感物化,阅世如梦寐。滴阶闻雨声,嚼蜡忘世味。故园久离阻,浩荡...
  • 3.《送人之官明朝·王汝玉高歌倾别酒,挝鼓发官船。烟柳千丝雨,莺花二月天。且拚今日醉,定约暮春还。凯奏彤庭晓,欢声动日边。
  • 4.《乡村明朝·李寄荒村惟古木,薄暮上寒曛。塞雁影几点,野鹓声一群。故乡犹旅食,乱世自轻文。怪杀巢边鹊,双双噪我闻。
  • 5.《亭前柳明朝·邵璨旦:姑老久漂零。夫死滞幽冥。丑:既是这等。又要禳星。又要荐亡。旦:为姑行善果。生死两安宁。合:志诚一念通三省。生者消殃。亡者早超升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