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局诗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联骑来登卯酉山,老君玉局护阑干。
步虚殿上香云绕,空翠萧森北斗寒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繇三茅直抵紫阳观宋朝·郭霖一上云山思便幽,长松怪石坐淹留。乘风直造神仙窟,零落烟霞满杖头。
  • 2.《竹枝词十八首·其三明朝·朱同郎去从征不见来,门前小径已生苔。愿得海门高万丈,倒流江水送郎回。
  • 3.《少年行二首·其一明朝·江源朝侍明光夜直庐,少年胆气冠千夫。捐生报主明如日,不学区区刺客徒。
  • 4.《明朝·李寄独酒三杯可禦寒,不妨长坐到更阑。雁声初向霜前听,月色偏宜树里看。久客自知容易老,无家莫叹路行难。秋风此夕殊多事,送过箜篌簇几弹。
  • 5.《齐天乐·络纬清朝·毛茂清碧梧芳信惊初到,秋声晚来无数。金井阑边,豆花篱落,做得凄凉几许。萧萧振羽。似一度高吟,一番低诉。乍断还连,依稀吹入小窗户。还疑春茧曳绪,引秋情暗起,宛转千缕。锦...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