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朗庵方伯归自嵩岳述密县白松之异因作放歌

朝代:清朝|作者:胡介祉|

李侯近自嵩岳归,抵掌快谈云壑美。

看山不为山所囿,傍及游踪几百里。

就中最有密县松,异迹奇章听可喜。

相传此松黄帝时,长成贵主深宫里。

肌肤本是雪作神,行辈应呼月为姊。

三天三素并三星,同气同心更同齿。

青溪诸妹惭小家,沩水二妃多癸比。

宜室从人百岁呼,辞家学道九龄耳。

何处脩真十七年,归来现化顷刻晷。

不知乳昔几母怀,但见蜕今一旦委。

六宫应哭帝应笑,先我得仙行我俟。

衣冠不必待桥陵,玉树土中埋著此。

此间毓秀岂无徵,当日潜英良有以。

帝昔自访崆峒山,人说曾逢广成子。

故教起冢对山前,相向东西尺馀咫。

神灵幻化无不为,瑶草琪花纷未已。

独立孤松托冢生,一株三干差肩似。

无猜自合笃同根,不嫁犹能致连理。

化石忘情肯望谁,附丝何物轻相拟。

更嫌黛类女儿螺,一洗浓妆净云水。

长青偏积四时霜,珍珠都捐五色绮。

煖玉雕枝烟细飘,零冰化液香微起。

俨如羽盖照参差,时有霓裳来徙倚。

隐现休疑月夜魂,贞魂的的松身是。

空原寂寞锁璇宫,满地松花落琼蕊。

虹流渚外忽惊人,鹤避巢中不见己。

通明定下水晶帘,想像宜凭白玉几。

冰蚕之丝可裁衣,夜光之珠堪结履。

还向大士借鹦哥,雪衣侍儿供指使。

瑶池月下女伴游,群玉山头众仙指。

李侯奕叶是灵苗,方许神光共瞻视。

如余亦登二室颠,足迹仅到三花底。

耳闻心慕色已飞,竹杖芒鞋从此始。

复恐尘俗羁胜情,赋诗聊作卧游抵。

李侯李侯我羡君,岂独一事而已矣。

道在争歌召伯棠,世间共识仙人李。

此松自得遇君来,夜夜应看气候紫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:古今图书集成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杨历岩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石洞云房袅四垂,群峰环拱路逶迤。侧身岩壑盘蜗近,骋目乾坤过鸟知。隐约楼台浮海市,霏微泉树泻天池。兴来不尽磨崖纪,高阁凭虚纵所思。
  • 2.《和毋仲山雨后·其四宋朝·苏过能琴何必弦,便晓琴中趣。学道何所得,知迷即真悟。尝观指非月,要似足忘屦。归吾无所归,兹焉定归处。
  • 3.《王荆公半山祠宋朝·释元肇来往钟山住半腰,骑驴松下莫萧萧。只因墩号分人我,到了经纶恨不消。
  • 4.《鸳鸯煞元朝·贾仲名病淹煎苦被东风禁。泪连绵惟把春衫渗。饭不汤匙。绣不拈针。畅道闺思添多。愁怀转深。烟冷龙沈银蜡消红淋。想起他这狠切的毒心。好着我半晌沈吟倒替他嘇下。
  • 5.《述怀·其六明朝·李橒乐事农家得,凉风野老存。秫田供伏腊,茅屋长儿孙。客至惊奇服,人来对瓦盆。此间堪小筑,傍水启柴门。
胡介祉(1659-?)字循斋,号茨村,直隶宛平籍浙江阴人,荫生,官至河南按察使。著有《谷园集》《茨村咏史新乐府》《随园诗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