阆州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阆州城南海棠溪,客子不可无新诗。
正嫌风搅浪花碎,更被雨冲云叶垂。
野鸥出没底心性,山禽飞舞犹威仪。
江南或问阆州景,锦屏山水天下奇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唐朝·开成朝士几人天上争仙桂,一岁闽南折四枝。
  • 2.《大理怀古明朝·朱克瀛西南奇胜满梁州,沧洱雄封控上游。张盛传经开礼乐,段蒙辟地自春秋。献花逸事高三塔,写韵才名压十楼。祇有穷兵天宝恨,万人冢畔草含愁。
  • 3.《游招宝山和刘给事明朝·沈恺欲陟层峦引石梯,烟云万叠使人迷。海门一望天无际,宝障高悬斗与齐。采药直探仙子窟,披霞绝胜武陵溪。清明喜有今南仲,明月吹箫罢鼓鼙。
  • 4.《题白龙洞石佛清朝·王珽爰自西方来,无言亦无手。白眠视山僧,鞠躬朝北斗。有鸟巢其巅,有柏生其肘。柏摧鸟飞去,馀此七尺偶。勿说四威仪,非无亦非有。
  • 5.《深冬坐雨清朝·王苹一年行且尽,双足暂相尊。芋熟零星火,门关冷落村。寒随风势阔,泉赴雨声繁。知识都无益,茅堂谢屐痕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