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桥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日西来到洛阳城,下马桥边信步行。
红紫已无花烂漫,青黄只有草從横。
风吹渭水秋砧急,月满秦川夜柝清。
我醉欲眠眠不得,更听人唱楚歌声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北齐二首唐朝·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,何劳荆棘始堪伤。小怜玉体横陈夜,已报周师入晋阳。 巧笑知堪敌万几,倾城最在著戎衣。晋阳已陷休回顾,更请君王猎一围。
  • 2.《摸鱼子·高爱山隐居宋朝·张炎爱吾庐、傍湖千顷,苍茫一片清润。晴岚暖翠融融处,花影倒窥天镜。沙浦迥。看野水涵波,隔柳横孤艇。眠鸥未醒。甚占得莼乡,都无人见,斜照起春暝。还重省。岂料山中秦晋,...
  • 3.《端午宋朝·朱淑真 纵有灵符共采丝,心情不似旧家时。榴花照眼能牵恨,强切菖蒲泛酒卮。
  • 4.《沙亭杂咏·其七元朝·袁德裕江田千顷晒黄云,共说今年稔十分。合煮长鎗酿春酒,古松林下醉斜曛。
  • 5.《西岩杂咏·其十五·夕嘉楼明朝·佘翔晚照挂松萝,岩居乐事多。丛林归鸟集,远寺暮钟和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