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观雪王昭仪相邀割驼肉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北征已十年,抑郁悲局促。
拄杖看天山,雪光皎如玉。
满目鸇鹰飞,晴天猎鸿鹄。
羁人灶无炊,竟夕枵其腹。
美人塞边来,邀我分豆粥。
手持并铁刀,欣然割驼肉。
勿诮草堂翁,一饱死亦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长干行·君家何处住唐朝·崔颢君家何处住,妾住在横塘。停船暂借问,或恐是同乡。
  • 2.《宿田家元朝·李昱薄暮投何处,田家白板扉。鸡栖留客久,犬吠见人稀。破壁风威劲,颓檐月色微。夜深灯火亮,犹织木棉机。
  • 3.《送人之白下明朝·叶太叔东方游子躯七尺,马首流云光欲碧。越山过尽听新莺,春锁吴花宫雾平。子夜歌高白门月,黄金不用买逢迎。
  • 4.《渡京口明朝·李寄去年风雨漫天黑,浪里舟危一间中。好是斜阳今日渡,轻帆正遇剪江风。
  • 5.《抵台阳清朝·汪继燝奉命梯航赋远征,无多傔从旅囊轻;乘风有愿追宗悫,击楫无劳羡祖生。万里恬波通贡道,九天使节重专城。水程亦有邮签报,历遍重瀛十一更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