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市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成都美女白如霜,结伴攜筐去采桑。
一岁蚕苗凡七出,寸丝那得做衣裳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芳心苦·杨柳回塘宋朝·贺铸杨柳回塘,鸳鸯别浦。绿萍涨断莲舟路。断无蜂蝶慕幽香,红衣脱尽芳心苦。返照迎潮,行云带雨。依依似与骚人语。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。
  • 2.《寄姚文初明朝·何巩道廿年相见博罗城,夜夜僧庵绕佛行。白发宫人频语旧,青衫司马共伤情。别离梦断经三载,踪迹人传在两京。若使寒灰能再热,与君同望一阳生。
  • 3.《安乐窝明朝·李宗枢讵识苏门外,犹传邵子窝。颓堂移岁序,遗像肃松萝。独立青冥晏,空山白露多。求之不可见,渺渺奈愁何。
  • 4.《元旦词(丙辰作)·其五明朝·李之世长夜深闺闹不平,百般喧炒试年庚。女童听得鸡声叫,忙杀春妆恼未成。
  • 5.《柳庵西方丈夜坐清朝·王士祯踏阁攀林罢,闲阶坐夜分。木犀春半发,鼻观定中闻。举首见明月,西峰归片云。徘徊恋清景,溪籁远纷纷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